高博戶外拓展(河北戶外拓展培訓)
澎湃新聞記者 張家然

環聯夜市。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張家然 圖
燦若星河的燈光下,約上三五好友到夜市逛逛,要上幾瓶啤酒,點上小吃美食,享受視聽盛宴,感受美味食物,這應是鋼筋水泥的城市中最美的煙火氣。
春日晚間,華燈初上,絢爛的煙火氣在濟南環聯夜市逐漸升騰。整齊劃一的攤位,熱鬧火爆的生意,熙熙攘攘的人群,食客們品嘗著喜歡的美食……這是濟南環聯夜市每晚的常態。
濟南環聯夜市位于濟南市歷城區祝舜路,面積7萬余平方米。目前,環聯夜市已形成風情美食區、商品購物區、娛樂天地、兒童樂園等四大板塊,以及特色風情美食街、女人街、異域商業街、賞玩文化一條街、淘寶集市、親子文化街等六條商街。
“今年,歷城區將重點推動環聯夜市提升改造,幫助企業解難題、謀發展,將其打造為歷城區的‘夜文化品牌’和‘夜經濟高地’。”4月17日,濟南市歷城區副區長高博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吃”文化與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已經深深地結合在了一起。
“我們真誠希望大家在濟南放慢腳步,多走走、多看看,登一登千佛山,賞一賞趵突泉,游一游大明湖,吃一吃羊肉串,嘗一嘗我們的黃燜雞,品位它的韻、發現它的美,愛上這座城。”4月17日上午,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在一論壇上這樣推介。

環聯夜市商戶正在制作美食
“吃”在濟南
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首的魯菜,又分為三大子菜系和四大子菜系兩種說法。無論哪一種說法里,濟南菜都是魯菜的子菜系之一。
“2018年以來,山東省餐飲產值首次超越廣東省,成為中國餐飲的第一大省。我們濟南的餐飲銷售額穩居全省首位,為山東省成為全國餐飲第一大省做出了貢獻。”此前,濟南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孫戰宇這樣介紹。
濟南的“吃”文化一直低調的存在。近期,因為始自濟南卻不被廣泛知道,黃燜雞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大眾網資料介紹,作為“國民小吃”的黃燜雞米飯,它的起源流傳著多個版本,有說是源自上世紀30年代濟南的“福泉居”菜館,有說最早出現在1927年的濟南魯菜名店“吉玲園”,還有傳說是清朝嘉慶年間的濟南名館“燕柳園”,把黃燜雞帶進了皇宮成了宮廷菜。總之,無論是什么版本,黃燜雞出自山東濟南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夜市也是濟南“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濟南洪樓夜市延續多年,最早形成于洪樓小學附近,幾經輾轉,于2008年左右遷至花園路上,后發展壯大,覆蓋山大路路口到洪家樓北路路口路段,長約一公里,號稱“濟南第一夜市”。2017年,因城市市容升級,洪樓夜市搬遷至位于歷城區祝舜路的環聯小商品批發商城,更名為環聯夜市。
安全和衛生是公眾對夜市最關心的問題。
“環聯夜市共投入管理及安保人員60余人。每個門崗安排安保人員3—5人,成立3個全部是退伍軍人的巡邏隊,并在市場經營期間不間斷巡查。夜市內配有24小時無死角監控設備,公安部門在重要位置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環聯夜市運營方負責人李濱透露。
此外,環聯夜市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餐飲經營業戶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市場內懸掛《食品安全公示欄》,并對經營業戶進行規范化管理,所有業戶固定位置有證經營,經營食品的業戶須辦理攤點公示卡、健康證等,餐飲操作人員佩戴口罩、衛生帽、圍裙等衛生防護措施,餐飲操作臺下配備地墊確保地面干凈整潔。
目前,環聯夜市有經營攤位1100余個,日均客流量達到4萬人,最高時達到10萬余人,平均日營業額800余萬元。
“目前,環聯夜市是歷城區規模最大的、經營業態最豐富的市級夜間經濟聚集區,為社會提供了5000多個就業崗位,拉動了歷城夜間消費水平,成為歷城區乃至全市的夜經濟亮點。”高博稱。

環聯夜市商戶正在制作美食
文旅名片
“起初經營夜市并不是為了掙錢,是為政府分憂,助力城市功能提升。現在,夜市不斷發展,我們計劃將環聯夜市建成夜間經濟聚集示范區,‘夜泉城’品牌,并努力建設形成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規范化、特色化、名片化、招牌化的綜合夜市。”李濱介紹。
今年,環聯集團計劃與各大旅行社探討合作,將環聯夜市作為夜間游玩項目,拉動區域經濟發展,使其成為外地游客來濟休閑購物的樂園。
夜市的發展只是環聯集團夜經濟藍圖的起步,李濱有更為遠大的目標和布局。
“今年,環聯集團規劃向東擴展,建設環聯夜經濟文旅項目,規劃一期占地120余畝,目前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李濱透露。
今年,在濟南市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隊歷城四隊的溝通協調下,環聯夜市運營方管理層奔赴云南、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河北等地考察學習國內高端夜市的打造和發展經驗,借鑒其優勢和特色,推動環聯夜市盡快打造為濟南的多彩不夜城。
《環聯夜市項目規劃策劃方案設計》顯示,環聯夜經濟文旅項目規劃借鑒了沈陽塔灣興順國際夜市、泰國曼谷拉差達火車夜市等的經驗。
環聯夜經濟文旅項目的定位是保存濟南煙火生活文化、借新時尚提升格調、將商業項目與火車文化相融合、差異化定位打造獨特文旅名片,規劃了潮玩酒吧街、美食小吃街、夜景燈光秀、網紅第一打卡地、文化產業、創新創業空間、配套商業等部分。
“要堅持夜市的特色發展,充分發揮環聯‘接地氣’的自身優勢,同時通過不斷豐富拓展經營業態,塑造自己獨具特色魅力的夜市文化,要做就做獨樹一幟的夜市,打造成濟南市乃至山東省夜經濟的靚麗名片。”高博對環聯夜市發展這樣期許。

環聯夜經濟文旅項目規劃圖
責任編輯:蔣子文
校對: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