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團建方案 > 上海拓展訓練器材(上海戶外攀巖墻)

          上海拓展訓練器材(上海戶外攀巖墻)

          admin3年前 (2022-04-04)團建方案

          虎年第一天,煥然一新的徐家匯體育公園開啟了試運營,運動場館幾乎爆滿,熱火朝天。

          對于許多上海人來說,這處新打造的體育新地標,還承載著人們的集體記憶——這里有上海體育建筑“三件套”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和上海游泳館。而它們,出自同一位設計師——魏敦山之手。

          近日,記者在魏老的辦公室與他暢聊一下午。這位89歲高齡的“上海體育建筑之父”思維敏捷,說起體育建筑來依然滿腔熱情。

          上海拓展訓練器材

          新的設計必然顛覆、超越了舊有但有些理念是一脈相承的

          上觀新聞:新亮相的徐家匯體育公園最近成了網紅打卡點,您覺得這次改建成功嗎?

          魏敦山:我覺得它是成功的。徐家匯體育公園是上海目前設施設備最齊全的體育文化集聚區,這次綜合改造惠及千家萬戶,是一項民生工程。我在改造前期階段就對它十分關注。在方案設計階段,我為了給久事體育集團和設計方提供規劃設計建議,多次到實地回訪。走訪最密集的那段時間正值高溫,對我的身體是種挑戰,但每一次走訪都會獲得新的感受。

          這次改造中提出的兩個原則我很認同。一是“量體裁衣”,對既有建筑空間進行匹配性改造,布局全民健身和專業服務功能;二是具有前瞻性,能夠滿足頂級賽事及賽事配套空間布局需求。過去,這里集聚了許多體育元素,原有的地標性體育場館具有較好的觀賽體驗,但群眾參與度還不夠高。改造成徐家匯體育公園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為老百姓服務,讓群眾體育更加活躍,讓綠化空間更加宜人。

          上觀新聞:上海體育建筑“三件套”都是您的作品,此次它們被保留并“升級”,您有何感受?

          魏敦山:每個設計師對自己的作品都如同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無比珍視。得知它們被保留,我十分欣慰。

          盡管這“二館一場”屬于城市早期作品,但即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很多設計理念和工藝水平依然是很先進的。上海體育館建于1970—1974年,上海游泳館建于1983—1984年,上海體育場建于1993—1995年。設計這些建筑時,我一直在關注和學習國際體育建筑的設計特點,借鑒各種理念創作體育建筑作品。

          它們曾經都是很超前的,但也漸漸開始難以適應新的需求,賦予新的功能定位勢在必行。這次改造中,上海體育館保持原有風貌,進行結構加固,煥然一新的內部更適合承載國際頂級賽事;游泳館拆除看臺,剝離賽事功能,成為一個專業訓練場所;上海體育場增加配套設施,以后舉辦田徑賽事和草地運動。“二館一場”前的公共空間,打造成慶典廣場,北面空間形成有氧公園,以環形健身跑道串聯南面的運動公園。通過場館的功能升級和戶外的環境改造,相信這里會成為卓越的體育賽事中心、活躍的大眾體育樂園和經典的體育文化地標。

          上海拓展訓練器材

          改造后的徐家匯體育公園。本報記者 海沙爾 攝

          上觀新聞:有人說,此次改造延續了您的“三件套”的建筑理念。

          魏敦山:不敢說“延續”。新的設計必然顛覆、超越了舊有,但有些理念的確是一脈相承的。

          我的建筑觀是以人為本,以“純、簡”為本,以環境為本,以時代為本。建筑創造空間,滿足人類生活、生產諸多活動要求,一切從“以人為本”出發,純粹而簡潔,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功能”質量;以環境為本,使建筑生根于特定空間,增強建筑與環境的整體效果,以便使建筑藝術形象趨于完美;而當今時代正在超速發展,面向未來,信息、數字、能源、生態、高科技等,都為我們建筑設計事業創造了“撞擊未來,創造未來”的千載難逢的機會。這些,也是徐家匯體育公園改造時想達成的目標。

          上觀新聞:近些年來,體育“硬設施”越來越成為城市的“軟實力”。

          魏敦山:體育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所在,體育建筑也是衡量這種軟實力的維度之一。所以這次我特別高興地看到,徐家匯體育公園全天候對市民開放,正在成為上海體育愛好者的聚集地。它可以說是城市運動的“大心臟”,充滿活力。

          這些“世界一流”的體育建筑以現在的眼光看也算前沿

          上觀新聞:能容納18000名觀眾的上海體育館,是我國第一個大跨度網架結構體育館。2004年,它經歷過一次改建,也是您率領團隊提供了整套設計方案。時隔多年,您再給我們重溫一下它的設計亮點吧。

          魏敦山:我是從北京天壇得到設計上海體育館的靈感,將其設計成由寬闊臺階高高托起的一座圓形建筑,直徑114米、高度33.6米。我記得,20世紀70年代上海體育館落成時,有記者曾用興奮的筆觸寫道:“一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萬人體育館,在上海誕生了。”

          但上海體育館也逐漸變“老”了。21世紀初,美國NBA為了擴大在中國的影響,曾計劃把一場季前賽移師上海。但NBA官員來上海體育館實地考察后,卻無奈地否定了這個設想。

          2004年,市政府批準上海體育館的改建計劃。決定改建的直接目的,是承辦2004年NBA新賽季季前賽休斯敦火箭隊與薩克拉門托國王隊的比賽,以及2005年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當時我與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陳國亮一起,帶隊為這次改建提供整套方案。改建的一個特點同樣是“以人為本”,即體育館設施和功能配套,首先以滿足運動員、觀眾、記者的要求為出發點。具體來說,包括重新鋪設管道,改造館內燈光和觀眾席,增設貴賓包廂、記者席和現代化通信設施,改造運動員休息室和訓練場地,以及體育館外墻面的改造。

          上海拓展訓練器材

          上海體育館平面圖。受訪者提供

          上觀新聞:在那之前的1999年,上海體育館曾經進行過一次局部改造,成為上海大舞臺。

          魏敦山:沒錯。當時將一部分看臺改建成一個大舞臺,從而增加文藝演出的功能。而2004年的改建,大舞臺沒有被拆除,在強化體育功能時繼續保留文藝演出的功能。

          那么,舉行大型體育比賽時,大舞臺怎樣轉換功能呢?我們的“妙計”是,在大舞臺上建造NBA所需要的豪華貴賓席和設備先進的記者席,且這些席位都是可移動的。2004年10月,姚明首次以NBA球員的身份亮相上海,就是在改建后的上海體育館。

          上海拓展訓練器材

          2004年,上海體育館改建工程啟動前夕。新華社圖片

          上觀新聞:備受矚目的上海體育場,設計過程更精彩吧?

          魏敦山:上海體育場的設計,是運用當代最新科技進行建筑創新的典范,即便現在看起來也是前沿的。在十分有限的土地上,容納了大型國際田徑足球比賽場地、星級賓館和水上俱樂部等綜合功能,基地小,功能多,要求高。我們從1991年開始方案設計,到1993年轉入現場設計并完成施工圖,3年時間可謂全身心投入,這是我40多年設計生涯中從未面對過的挑戰。

          上海拓展訓練器材

          上海體育場平面圖。受訪者提供

          上觀新聞:據說您當時提出了一個“向天要地”的奇思妙想。

          魏敦山:是的,我們將體育場設計成一個上大下小的倒錐圓環體結構,一下子從空中借得3萬平方米的面積,構筑了一片寬20米、周長近1000米的兩層大平臺,同時還妥善解決了數萬觀眾的疏散問題。上海體育場的整體造型猶如一頂笠帽,頂部分裂成50多個起伏的小丘。我在設計時有意改變了傳統體育館東西對稱的特點,有意識地西高(三層看臺)東低(兩層看臺),增加起伏和動感。至于為什么不是東高西低,你想一想體育比賽舉行時太陽的方位就會明白了。

          我們要讓體育場的屋頂更輕盈,于是設計在鋼桁架結構中加入鋼索。我帶著結構設計師精確地算出了鋼索數及鋼索預應力的最佳值,一改傳統做法,提出了用“單臂懸挑桁架”支撐輕質玻璃纖維篷膜的方案,這成了國內首創、國際罕見的設計經典。最長的一根懸挑梁長達73.5米,是當時的世界之最。這種創新理念,在后來設計虹口足球場時得到進一步發揮。

          上海拓展訓練器材

          2007年,上海體育場舉辦的特奧會開幕式彩排。殷立勤 攝

          上觀新聞:說到“世界級”,上海游泳館也是其中之一。這個獨特的對稱不等邊六角形建筑,曾被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稱為“世界一流”。

          魏敦山:當時我們設計了10個不同高度的跳水臺,東西兩座看臺特意變化成梯形平面,可容納4000余名觀眾,而且絕大部分座位都排在看臺中間部位,使觀眾獲得觀看比賽和表演的最佳視點。整個大廳采用了新穎的“雙層復式空間”結構,室內空間得以合理分割的同時,又防止了凝結水產生,解決了室內游泳館音質混響時間長的常見問題。我們在墻面和頂部采用了鋁合金微孔吸音材料。在比賽中,整個場館哨聲、喊聲、加油聲此起彼伏,卻絲毫沒有轟鳴聲和回音。

          上海游泳館從設計到建成只花了18個月,我們的四十多名設計人員,把繪圖臺搬到了現場,通宵達旦地工作;擔負土建、安裝任務的建設公司夜以繼日地施工,重達561噸的大屋頂網架,在施工人員的配合下,一次性就吊裝成功了;還有承擔館外裝飾的單位,用了40天就完成了2個月的任務……全國100多家企業為這次建設提供材料和設備,它是四面八方大協作的產物。

          上海拓展訓練器材

          上海游泳館。受訪者提供

          不要表皮好看但內容空洞更不要追求奇形怪狀,只為博人眼球

          上觀新聞:隨著時代發展,體育建筑也不知不覺地變得更美了。就拿這次北京冬奧會來說,25個場館中有不少都是新建的,您怎么評價這些體育建筑?

          魏敦山:我每天都在關注冬奧會,尤其是各大場館,包括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以及空中步道“冰玉環”等。冰雪運動對場館的功能要求很高,這些新建筑不僅造型美觀靈動,通過設計巧妙地滿足了功能要求,而且也很經濟環保。

          我特別欣慰地看到,中國建筑師的作品服務于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將建筑策劃方法與建筑設計緊密融合,貫穿從整體規劃到個體場館的整個空間體系。冰雪運動場館的建設可以為村鎮帶來旅游產業、滑雪產業的發展,也可以推動基礎設施投入和就業結構的升級,從而改善一個地區的生活水平。而在每一個建筑單體上,面對復雜的山地和寒冷的氣候,設計師必須進行全專業、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設計,將體育競賽設施向本地社區設施轉化,從而推行新的運動理念。

          上觀新聞:建筑之宏、設計之美,令人對體育、對生活都產生了美好期望。體育建筑設計中的美,究竟來自哪里?

          魏敦山:這種美,其實來自建筑設計師的不斷探索創造和理念更新。就拿“冰絲帶”來舉例,這個形似“冰陀螺”的建筑,科技含量很高。外立面的22根旋轉光帶由數千塊曲面玻璃拼接成,像冰一樣透明的外玻璃幕墻有結構復雜的骨架,但繁復背后的設計理念又樸實而溫情,既有濃濃的中國記憶,又包含了悠久源遠的歷史和文化。

          體育建筑的一個鮮明特點是大跨度、大空間,其外形既要充分展示體育運動的力度和氣勢,又要體現簡潔流暢的整體風格。因此,一座成功的體育建筑,應當是建筑技術和建筑藝術的完美結合。

          上海拓展訓練器材

          冬奧會速滑賽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舉行。新華社圖片

          上觀新聞:您當年給自己定的目標是,設計的作品要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子孫后代。怎樣的體育建筑,可以稱之為“無愧于時代”?

          魏敦山:文體場館的核心是要滿足老百姓日常的鍛煉、文藝需求。我想反過來說,“無愧于時代”的體育建筑,要避免一些弊端——一要避免將體育館造在人跡稀少的地方,可能就舉行那么幾場比賽,老百姓平時用不上、用不起;二要注重功能性,不要“表皮”好看但“內容”空洞,更不要追求“奇形怪狀”,只為博人眼球。

          上觀新聞:建筑設計師并不是體育專業人員,您又是如何確保設計的體育建筑符合專業需求的呢?

          魏敦山:首先自己要關注體育比賽。電視里播放體育比賽,我都是不錯過的,我喜歡看各種體育比賽,也特別注意體育比賽的場館。

          當然,更重要的是請教專業意見。比如,東方體育中心的跳水池比游泳池寬了不少,呈“T”字形,這是因為,我們在設計之初聽取了當時中國跳水隊領隊周繼紅的意見——過去,跳水池的寬度一般只需要滿足單人跳水,后來出現了雙人跳水比賽,比賽、訓練器材往往放不下,因此我們在設計時進行了調整。場館內的觀眾區域和運動員區域,我們采用了不同的空調送風系統。因為游泳池水溫必須控制在28℃,運動員區域的空氣溫度也必須與之相差不大,才能確保運動員多出好成績;還有我們設計的上海國際賽車場那根“世界之最”彎道,也是德國F1大賽主辦方提供了專業技術支持。

          上觀新聞:您曾說過,建筑專業是“萬寶全書”,建筑行業是“服務行業”,為什么這么說?

          魏敦山:做我們建筑行業,什么都要懂,要不斷體驗生活,才能設計出“以人為本”的建筑作品。而我們這個行業也是服務行業,我們的設計是為人民服務、為生活服務的。

          從20世紀60年代我設計張廟一條街、閔行一條街和蕃瓜弄這“二街一弄”開始,此后的上海跳水池、虹口足球場、上海國際體操中心、上海國際賽車場、昆明紅塔體育中心、越南國家體育場等,我們都是完全站在滿足人民需求的立場上設計的。而設計建造完畢、投入使用后,我們也始終關注這些建筑和區域,不斷感知著它們在時代更替過程中功能是否完善、還有哪些可以改進,隨時配合著后來的改造、優化工程。

          上海拓展訓練器材

          東方體育中心內景。本報記者 海沙爾 攝

          建筑設計,將由謀篇布局的“大寫意”轉向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上觀新聞:在別人眼中,您早就功成名就了,可為何89歲高齡還要每天上班、堅持工作呢?

          魏敦山:我還沒有想過退休呢。我的辦公室在靜安區石門二路上,距離我家僅一條馬路之隔。當時,我為了上班方便把家搬到附近,以前騎車上班,現在改成步行了,腳步還算穩當。

          目前我幾乎每天“朝九晚五”,雖然退居二線了,但還是要為很多大項目把關,有時也要去外地看工程進度。我沒有睡午覺的習慣,午飯后在沙發上休息二十來分鐘,就能恢復精神。

          上觀新聞:您保持健康、活力的“秘訣”是什么?

          魏敦山:我自己一直處在工作狀態,但同時也喜歡對很多事“軋一腳”,包括繪畫、攝影、京劇、登山、游泳等等,我都很有興趣。

          廣泛的興趣愛好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也是拓展思路、增強知識的有效途徑。這對建筑設計師來說,并不是“不務正業”,反而可以更好地開展主業。有時,恰恰在不經意間,一個苦苦尋覓的“靈感”會驟然出現。

          另外,我們設計院前些年成立了“魏敦山建筑創作研究室”,研究室里大都是年輕人。作為主任,我很喜歡和他們在一起,我能感受到朝氣和活力,覺得自己也依然年輕。

          上觀新聞:聽說,京劇對您的建筑設計啟發頗多?

          魏敦山:的確如此。我還在徐匯中學讀書時就愛聽京戲,特別喜歡周信芳的麒派。京劇的臉譜也非常有意思,夸張的色彩、變化無窮的線條,可以描繪人物的性格,達到強烈的審美效果,難怪被稱為“心靈畫面”。

          臉譜給了我深刻的影響和啟發。我走上建筑師崗位后,發現建筑物真與“臉譜”相似:同樣講究對稱、軸線、圖形的變化。60多年來,我設計了上百個民用建筑項目,并因此獲得了國家優秀設計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金獎等獎項。回頭看,這一個個項目,不正像一張張各具神韻的“臉譜”?

          上觀新聞:不僅如此,您還把一張張“臉譜”畫到了國外。

          魏敦山:我常常開玩笑地說,從設計埃及開羅國際會議中心開始,我的“建筑臉譜”從埃及一路描繪到尼日利亞、毛里塔尼亞、越南等國家。

          1984年,我主持設計埃及開羅國際會議中心這個重要的援外工程。埃及是個文明古國,它的建筑風格中較多采用幾何圖形。我在設計中以圓形建筑的伊斯蘭式尖拱環廊為主,把創新與傳統結合起來,還把中國庭院風格也融入進去。因為這個設計,我獲得了埃及總統簽署的嘉獎令和頒發的“一級軍事勛章”。我知道,這個榮譽其實是頒給中國的。

          上觀新聞:不久前,上海首次發布上海優秀當代建筑推薦名單,列出1949—2000年間建成的代表建筑,您設計的上海體育建筑“三件套”和“二街一弄”榜上有名。如今提及這些建筑的意義何在?

          魏敦山:上海自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建設與歷史建筑保護并舉的做法走在全國前列,已頒布的五批優秀歷史建筑基本覆蓋了1949年之前的歷史建筑。但細數新中國成立以來代表各個歷史時期不同類別的優秀建筑,絕大多數還未被列入保護名單,既存價值未被充分關注,甚至已有個別遭到破壞,成為存量發展時代急需關注的問題。上海從2017年就啟動了對這些建筑的價值評估和調查,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就拿張廟一條街來說,它是新中國建立以后較早建設的工人新村之一,在中國城市居住區建設歷史上有比較獨特的地位。我們在注重社區內部環境之時,還思考如何改善、提升沿街面的整體風貌,合理布局住宅和商店、學校等,使配套設施完備、高標準,在上海乃至全國都形成了一種住宅社區設計的新思路。

          上觀新聞:半個多世紀以來,您見證并推動了上海的建筑設計行業的一路發展。對于上海建筑設計行業的未來,您怎么看?

          魏敦山:我親歷了上海建筑發展的黃金時代。經過幾代建筑設計師的持續努力,出自上海的建筑作品已經遍布全球各個城市、各個地區。目前,上海建筑已經走向了高技術、高經濟附加值的建筑設計和工程咨詢服務。未來,上海建筑服務貿易的實踐模式,一定會由謀篇布局的“大寫意”轉向精謹細膩的“工筆畫”,進入新的發展快車道。

          上海拓展訓練器材

          魏敦山在埃及。受訪者提供

          魏敦山

          1933年出生,華東建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顧問總建筑師,體育建筑設計專家,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設計的上海體育館、上海游泳館被載入英國皇家建筑學會出版的《世界建筑史》,設計的上海體育場被評為“新中國50周年上海十大經典建筑金獎”,2000年獲首屆“梁思成建筑獎”。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欒吟之

          題圖為徐家匯體育公園,本報記者 海沙爾 攝 動圖制作 欒吟之

          來源:作者:欒吟之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一點團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頁地址:http://www.bgy-competition.com/post/149615.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蓥市| 永登县| 西宁市| 静乐县| 邯郸市| 桑植县| 泊头市| 永定县| 武隆县| 绥德县| 耿马| 德庆县| 佛坪县| 温泉县| 襄垣县| 张北县| 富川| 民勤县| 潼南县| 芦溪县| 新乡县| 方山县| 泽州县| 都兰县| 广东省| 太康县| 行唐县| 汶川县| 柘荣县| 新源县| 大埔县| 门源| 电白县| 昌江| 桃江县| 甘德县| 方正县| 德州市| 奉节县| 天水市| 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