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拓展基地(長沙戶外拓展培訓)

調研組在湖南師范大學研究中心走訪調研。閆利鵬 攝
紅網時刻記者 潘錦 長沙報道
快三年了,“三個基地”建設得怎么樣?
2月23日,湖南省政協主席李微微率隊來到位于湖南師范大學、省社會科學院的“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走訪調研,實地了解研究中心工作和研究成果情況,聽取對研究基地建設、重點課題研究的意見建議。
2019年5月,省政協正式啟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培訓基地、實踐基地(簡稱“三個基地”) 建設,此次調研的湖南師范大學、省社會科學院研究中心屬于建設的一部分。
在春暖花開的時節,見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湖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意義非凡。湖南這項在全國省級政協中具有獨創性和唯一性的“三個基地”建設,將會給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帶來哪些啟示?
誰來研究?
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
政協委員作為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的代表人士,由各方面鄭重協商產生,代表各界群眾參與國是、履行職責。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委員責任意識不強、能力不足、本領恐慌的問題。
新時期有新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民政協工作,就推進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年5月28日,湖南省政協啟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培訓基地實踐基地建設。(資料圖)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9年5月,湖南省政協立足實際、大膽創新,“三個基地”應運而生,旨在形成理論研究、學習培訓、創新實踐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工作格局,切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基地建成了,誰來研究?
“基地+中心”的模式逐漸成型。湖南依托省政協研究室和省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成立研究基地,同時在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省委黨校和省社科院成立研究中心,聘請有關專家、學者和政協委員、政協機關工作人員作為特約研究員。
幾年下來,領導帶頭示范、專家集中攻關、委員廣泛參與,全省政協理論大學習、大研討的工作格局逐漸形成,一批批研究成果涌現了出來。
湖南師范大學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構建了理論研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履職實踐四維并進的工作格局,連續3年承擔了“人民政協作為我國新型政黨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研究”等研究課題,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研究成果。
省社會科學院研究中心以學習、研究、闡釋、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為首要任務和職責擔當,近3年來圍繞“政協委員更好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等開展課題研究,提交相關研究報告和發表論文10余篇。
座談交流時,與會人員圍繞進一步提高研究基地工作質量推進“三個基地”建設主題,紛紛建言獻策。
“湖南政協許多的實踐經驗走在全國前列,如果有一支有力的政協理論湘軍,將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宣傳和創新湖南政協的經驗和成就。” 湖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李風華建議,將研究中心建設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研究平臺,打造一支人民政協理論研究的湘軍,創設一本純學術的以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和統一戰線為研究主旨的學術刊物。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馬純紅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新時代建設什么樣的人民政協、怎樣建設人民政協的歷史性課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學理上加以闡釋和理解,在實踐上不斷總結經驗并加以運用。
“目前,人民政協的廣泛性、吸引力、凝聚力空前增強,形成了豐富的關于人民政協的思想、理論、方針、政策。” 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李超民認為,研究中心要依據自己的特色與優勢,把握準前瞻的研究方向與主題,深入研究和大力推進。
研究什么?
誠如所言,理論研究要把握方向,貼近實際,也要形成特色,擴大影響。

湖南省政協“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年度研究課題成果匯編。(資料圖)
在“三個基地”建設過程中,湖南省政協堅持把深入研究、系統闡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研究基地的核心內容:
2019年,重點圍繞“堅持黨對人民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歷史方位和使命任務”“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等14個重點課題開展理論研究。
2020年,聚焦貫徹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重點圍繞“強化委員責任擔當”“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等10個重點課題開展理論研究。
2021年,重點圍繞“人民政協發揮‘三個重要’作用”“更好聯系和服務所在界別的群眾”等10個重點課題開展理論研究……
在研究基地建設方面,省政協依托省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和研究室,建立了研究隊伍,在湘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省委黨校、省社會科學院設立了4個研究中心。
在培訓基地建設方面,省政協在省委黨校、省社會主義學院、省韶山管理局建立培訓基地,開辦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專題研修班,對省政協委員,市州、縣市區政協負責同志,以及各級政協機關干部開展了學習培訓。
在實踐基地建設方面,省政協在全省14個市州建立了實踐基地,聚集推動政協云與政協履職深度融合,多措并舉破解基層政協相關薄弱問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培訓基地建設,既跟進黨的創新理論聚焦培訓主題,又發揮湖南紅色資源優勢,還加強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拓展培訓陣地和形式。

2021年7月,湖南省政協在韶山培訓基地舉辦全省政協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修班。(資料圖)
近年來,湖南2700多個政協委員工作室的委員,深入學校醫院、工廠社區、農家小院,以講故事的形式向界別群眾、基層群眾宣講,凝聚奮進新時代共識。湘西“十八洞”村、汝城“半條被子”等紅色資源被列為委員“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通過現場教學、情景教學、體驗式教學等形式,強化新時代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
有何啟示?
政協委員既是榮譽,更是責任。
通過“三個基地”建設,湖南廣大政協委員們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踴躍參與政協調研、協商、監督等履職活動。一批批“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講紀律、守規矩、重品行”的委員,通過建言資政助推湖南高質量發展。
那么,“三個基地”建設,帶給我們哪些經驗啟示?
在理論研究上,湖南省政協整合省委黨校、社會主義學院、省內高校、市縣政協研究力量,發揮各自優勢,增加了研究深度,豐富了研究成果。
在學習培訓上,充分整合黨校、高校、紅色教育基地的資源,發揮政協云網上平臺作用,通過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線下學習與線上學習相結合、專題學習與討論交流相結合,學深悟透、學好學活。
在創新實踐中,整合各級政協資源,由工作基礎較好的市縣政協結合各自實際,圍繞不同主題開展創新試點,取得經驗后組織全省政協系統交流學習,以點帶面,互學互鑒。通過各級政協上下聯動、內外互動,營造了學習新思想、奮進新征程的良好氛圍,形成了做好新時代政協工作的合力。
也就是說,只有始終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政協工作的總綱,政協工作才能跟上新時代、體現新作為。
只有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才能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只有整合資源、聯動協作,才能推動形成全省政協學習新思想、奮進新征程的生動局面。
可以預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湘軍”將用好黨的創新理論、發展成就、美好愿景教育人、鼓舞人、團結人、凝聚人,人民政協故事將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