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龍懿拓展訓練有限公司(深圳企業拓展培訓公司)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原創稿






“中國共產黨是什么時候成立的呀?紅軍是什么時候開始進入黎平的呀?八路軍是什么時候建制的呀?”日前,黎平縣婦聯、城關二小在黎平優閱書城開展“頌黨恩·傳家風”小桔燈閱讀紅色故事活動,采取現場問答的形式與學生們展開互動交流,讀書會氣氛十分熱烈。
“我們借助主題班會,帶領學生到優閱書城開展讀書會活動,一起閱讀紅色讀物,分享學習收獲與心得,讓學生在分享過程中碰撞思想,深入思考,共同進步。”黎平縣城關二小何金燕老師說。
為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黎平縣各中小學校通過拓展拓寬活動載體,分別以讀書會、主題班會、體驗教學的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讓學生在生動活潑和體驗教學中,從小接受紅色革命精神洗禮,使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黎平縣城關一小,帶領學生到黎平會議紀念館開展“永遠跟黨走·做好接班人”“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學生通過實景參觀以及聆聽講解員的講解,認識黨的革命歷程,在紅色故事中,汲取奮進的力量。
“紅軍開始長征時,不少戰士缺鞋穿,是草鞋支持紅軍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呢?!崩杵娇h洪州鎮中心小學校長毛世業在“編織紅軍草鞋教學體驗課堂”上向學生介紹道。為加強青少年學生黨史學習教育,黎平縣洪州鎮中心小學開展了“編草鞋,憶長征,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編織“紅軍草鞋”、傳承非遺文化、講好黨史故事,教育引導學生深刻認識新中國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在龍形街道易地扶貧搬遷的掛榜社區,“四點半”學校開展了“黨史學習進課堂 紅色教育入童心”主題教育課,將紅色文化引入課堂,通過開展主題教育課,引導小學生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銘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為解決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學齡兒童下午放學后無人教育看管問題,黎平縣龍形街道搭建群眾排憂解難“連心橋”,在龍形和掛榜易地扶貧搬遷社區配套建立“四點半”學校,推進“紅色小區”建設,每周一至周五,明確1至2名教師在“四點半”學校義務幫助學生輔導作業,并帶領學生學習紅色讀物和紅色故事,增強黨史學習教育感染力。
“小朋友,你們想要什么學習用具?”“我們想要新書包,還有文具盒。”在問答和互動中,黎平縣總工會黨組書記龍懿就像這群學生的媽媽一樣,她與孩子們親密無間。
在“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黎平縣總工會深入茅貢鎮己炭村小學、壩寨鄉連洞村小學,開展“六·一”慰問和“大手牽小手·一起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為學生上好黨史“第一課”,教育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學習,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在慰問活動中,黎平縣總工會分別為茅貢鎮己炭村小學、壩寨鄉連洞村小學送去慰問金1000元,為兩所小學146名兒童,其中留守兒童47名、特困學生9名、單親家庭學生6名,送去書包、文具盒、橡皮擦、彩色筆等學習用具,價值11680元。
據悉,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黎平縣各中小學校和職校,還開展了“紅歌黨課”,利用音樂課講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義勇軍進行曲》《社會主義好》《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的創作背景和重大意義,并通過課間10分鐘,播放經典紅歌,讓紅色文化啟迪青少年學生的心智、陶冶青少年學生的情操。截止目前,該縣278所學校播放紅歌達2.5萬余次,受教育師生達20余萬人次。(圖/文 吳志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