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企業拓展培訓(惠州企業拓展)
1月11日上午,東莞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市會議大廈開幕。400多名新一屆市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出席大會,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

東莞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現場。圖片來源:莞宣
今年兩會,東莞市人大代表、市電子商務聯合會執行會長王偉帶來了《關于提升我市“新產業、新業態”競爭力的建議》。來自虎門代表團的王偉是新一屆當選的市人大代表,長期關注互聯網電商發展的他,建議東莞可以學習借鑒周邊城市的經驗,并結合自身優勢推動電商產業縱深發展,打造數字經濟聚集區、提升“新產業、新業態”的競爭力,從而賦能全市各優勢產業帶。
東莞電商蓬勃發展,與廣深佛等城市仍有差距
2021年,東莞提出打造數字經濟集聚區,推進產業數字化,生活數字化、公共服務數字化。在此背景下,以互聯網電商、直播、短視頻等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成為數字經濟新引擎,激發全市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活力。

東莞市中心城區。南都記者劉媚攝
依托先進制造業,東莞的互聯網電商產業近年來也得到蓬勃發展。2014年,東莞獲得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稱號;2015年,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落地虎門;2016年,東莞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2020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5861億元,其中跨境電商進出口額380.6億元(位居全國首位),憑借“大碼女裝”上榜全國十大直播之城。

東莞擁有深厚根基的先進制造業。南都記者劉媚攝
東莞市人大代表、市電子商務聯合會執行會長王偉表示,近年來,在東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全市電商產業發展日新月異,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部分鎮街電商發展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東莞市人大代表、市電子商務聯合會執行會長王偉
他舉例說,東莞市職能部門曾經通過大量調研,進行全市電商產業的頂層設計和發展路徑研究,制定出一系列很好的政策,但由于區域電商發展不均衡,有些鎮街學習和追趕意識不夠,上級政策執行不充分,面對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契機,做法相對有些保守,“往往淪為深、杭、滬大賣家或境內外電商平臺的加工廠、貨倉和選品中心,致使政策在落地執行方面缺乏連續性。”
他表示,當下東莞仍“屬于產品線雖極為豐富,但電商服務業和電商生態鏈不夠完善”的狀態,電商和實體融合尚有巨大空間。對電子商務新模式發展追蹤不足,電子商務人才缺乏。在對口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中,還沒有深入發揮全市電子商務方面的優勢作用。
另外,與廣州、深圳、佛山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相比,東莞電商的國家級示范效應及國家級試點作用優勢明顯,但在“政策的落地實施”以及“制造業的產品地位、品牌效應和話語權”等方面,與兄弟城市仍有不小差距。
建議:完善產業生態,加強電商公共服務,培育及引進電商人才
對此,王偉建議說,東莞近年來制定和出臺的一系列電商發展政策,需要進一步強化落實執行與追蹤,保持政策執行的持續性;同時,支持“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發揮溢出效應和輻射效應,結合虎門鎮領先的電商產業發展模式,為全市其他鎮街的電商發展輸送經驗,賦能新產業、新業態。

虎門國際電商節的活動現場。資料圖
為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王偉建議積極發揮電商產業公共服務中心的作用,以東莞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優質服務為載體,加速推動各鎮街電商公共服務分中心的落地,追蹤電商發展新業態,銜接優質電商平臺和特色產業,完善各鎮街電商生態,加速與實體產業融合步伐。
同時,還可以培育和引進各類電商技能及高端人才。在市主管職能部門支持下,依托國家電商示范基地開展專業互聯網營銷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及認定;在城區、虎門等電商產業成熟鎮街設立電商人力資源交流基地;與全國相關專業院校開展深度合作,為電商專業學生提供契合的實習和就業崗位,吸引更多從業人員落地東莞,使東莞成為電商人才的港灣。

跨境電商成為東莞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渠道,圖為企業員工進行電商直播。資料圖
借助“廣東省電商產業園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落戶東莞的契機,王偉還建議,發動更多電商園區、電商企業參與廣東省和國家電子商務標準化試點應用項目,推動全市電子商務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而引領全國電子商務標準體系進程。
此外,還可以助力貴州銅仁、廣東韶關等對口幫扶地區,“智慧幫扶”輸送成熟電商經驗。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推動“農業與電子商務”的深度融合。
采寫:南都記者莫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