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維卓越拓展訓練(小型深圳拓展)

這是2月28日拍攝的張家口頒獎廣場的北京冬殘奧會形象景觀。圖/新華社
“發揚北京冬奧精神”系列評論: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于4月8日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新京報將對此推出系列評論,敬請關注。
4月8日,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張家口市崇禮區委、河北師范大學、燕山大學、河北建筑工程學院、河北醫科大學等一大批河北的機構、高校與學子獲得突出貢獻的集體或個人表彰。借助北京冬奧會,河北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正在展現自身的優勢。
事實上,早在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辦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我們對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的莊嚴承諾,也是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而北京冬奧會之所以能成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就因為這一國際重大賽事是在北京和河北省張家口兩地舉辦。
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上升為國家級戰略。往后的8年中,京津冀協同發展經歷了從戰略到實踐、從口號到落地的不凡歷程。通過具體項目實施,協同發展的曙光與機會愈益凸顯。
在北京東邊,有北京副中心建設與河北的北三縣實現協同發展;在南邊,有大興國際機場與廊坊、固安等地實現協同發展;在西南,則有雄安新區這一千年大計工程實現協同發展;在西北,正是北京冬奧會項目與張家口實現協同發展。
這些項目的不斷推進,讓曾經的“環首都貧困帶”透過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在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基礎設施建設京津冀一盤棋
交通也是優化京津冀的區域空間布局,促進地區要素自由流動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礎支撐。
由于北京冬奧會賽事是在北京城區、延慶區和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崇禮區三個賽區舉辦,連接三個賽區最快捷的交通方式就是高鐵與高速公路。因此,借助北京冬奧會,率先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突破的就是交通的一體化。
2016年4月29日,京張高速鐵路開工建設;2019年12月30日,京張高速鐵路開通運營,正線全長174千米,其中北京市境內70.5千米、河北省境內103.5千米。由此,北京北站到張家口最快運行時間由3小時7分鐘壓縮至56分鐘,北京清河站到張家口太子城高鐵站僅需50分鐘,京張之間實現了“一小時交通圈”。
這種交通一體化的背后,其實是拉近了張家口與全國甚至世界的距離,提升了張家口的經濟可達性,擴大其投資市場規模與容量,也將拓展張家口在產業發展方面的潛能,極大地助力當地的招商引資。
以服務保障北京冬奧會為契機,京張兩地在公共服務領域的共建共享同樣成績斐然。2018年9月,張家口市人民政府、崇禮區人民政府、北醫三院共同簽署協議,采取“人財物全托管”合作模式,成立了北醫三院崇禮院區。
這種公共醫療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讓一個縣級二甲醫院躍升為三甲醫院,不僅帶動當地醫療綜合保障水平的提升,還輻射到整個華北地區。而這樣的層級躍升,也只有借助北京冬奧會這樣的大型項目才能短期實現。
此外,張家口的通信設施、教育等多項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也因為北京冬奧會逐步與北京接軌,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的投運,每年可向北京地區輸送約141億度清潔能源;張家口市新建189個通信基站,實現了崇禮賽區及城市大部分區域的集群通信室外覆蓋;北京理工大學懷來校區開工建設,助力河北教育事業實現躍升。

2021年9月25日,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延慶換流站的員工檢查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輸變電設備。圖/新華社
河北融入首都經濟圈產業鏈
在南水北調工程之前,水利部門的調查顯示,北京80%的用水、天津的很大一部分用水都來自河北。為了給北京提供安全的水,密云水庫、官廳水庫上游的河北張家口市、承德市被劃為了生態涵養區。
但水庫上游的生態治理、水土保持、節水等方面的投入,對于兩地財政都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同時,兩市在農業、工業發展方面受限諸多,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盡管北京、河北兩地不斷完善生態協同治理機制,建立了密云、官廳水庫上游生態補償機制,但讓當地產業能穩健發展才是最佳方案。
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的崇禮處于這一生態涵養區內,曾是國家級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達16.81%。但如今,崇禮借助北京冬奧會,已經成功轉型。數據顯示,崇禮當地每5人中就有1人從事冰雪相關工作,直接或間接從事冰雪產業和旅游服務人員達3萬多人,其中脫貧人口9000多人。
因為成為冬奧會賽區,大量資金開始投入崇禮,冰雪旅游也成了當地的支柱性產業。擁有7家大型滑雪場、169條雪道的崇禮,旺季每日接納近2萬名游客。2020年至2021年雪季,崇禮區共接待游客246.2萬人次,同比增長83%。崇禮開始成為國內著名的高端滑雪聚集區和“冰雪運動之城”。
更重要的是,張家口就此被納入了首都經濟圈的產業鏈條上。《張家口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規劃(2019—2035年)》,提出到2035年將張家口全面建成京津冀綠色發展示范區和國際冰雪運動與休閑旅游勝地。而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也正在成為當地發展的新引擎和增長極。
截至2021年底,張家口市累計引進冰雪產業項目109項,覆蓋了冰雪裝備研發制造、冰雪運動體驗、山水戶外運動、現代服務、人才教育培訓、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項目總投資達到556億元,已有51個項目投產運營。
在張家口高新區,還規劃建設了張家口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園,園區內已有法國MND索道項目、蘇法格造雪機項目、M3滑雪板項目、瑞士BMF索道項目落地投產。與此同時,作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開創京張協同發展新格局的重要路徑,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也日漸成形。
2019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今后,發揚北京冬奧精神,這三塊花瓣將更加緊密攜手一起向未來。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謝良兵(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