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拓展公司(拓展訓練的感想和收獲)
近一個月,佛山新城連捧大獎。
先是佛山新城夜景亮化一期(Ⅱ標段)項目榮獲第九屆阿拉丁神燈獎最佳工程獎,隨后這個月,三龍灣的潭洲水道夜游配套項目(新城段)榮獲2020年度中國照明電器協會景觀照明獎“工程施工一等獎”。
在佛山新城越來越“高顏值”的區域環境背后,是三龍灣順德片區“強中心”不斷加速建設,產業、交通、環境和文化各方面建設先后脫穎而出的真實寫照。
而今天的新城,過往皆為蓄能。
站在三龍灣的更大平臺上,十八載新城的發展從“規劃圖”到“施工圖”再到“實景圖”之后,再度開啟了一輪“新藍圖”。
對佛山新城未來,灣區三號文已清晰擘畫:面向全球的先進制造業創新高地、珠江西岸開放合作標桿、廣佛融合發展引領區與高品質嶺南水鄉之城。

過去
從東平到佛山新城有顏值 更有內涵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一片片濕地公園鋪滿市民的生活中;
人們在晨曦的東平河南岸晨跑,在黃昏的新城走出地鐵站告別一天的工作輕松歸家;
在文化Mall穿越歷史享受文藝盛宴,在世紀蓮、大劇院觀賞世界級演出和賽事……
在佛山新城,加速建設的不僅是現代化的城市環境,更是生活、就業、創業、公共服務和營商環境等等,均對標國內國際一流的城市“中樞”。
佛山新城一直存在于市民街坊以及規劃專家的關注中,正是源于這一區域從誕生就定位為城市的中心。
一條時間軸,見證著新城的歷史。
2003年,佛山五區握指成拳。同年6月,佛山市委市政府做出重要戰略部署,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大城市的奮斗目標,明確以“2+5”組團式城市發展模式,將位于中心組團南部的新城區定位于佛山建設現代化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開始了第一輪的基礎設施建設熱潮。
2007年,佛山市中心組團新城區更名為佛山市東平新城,明確定位為“佛山市的中心城區、中央商務區、總部經濟發展區、公共服務配套區,具有濃郁嶺南風貌的綠色新城”,并開始規劃擴容和掀起第二輪公共文體設施和商業設施的建設熱潮。
2012年1月,根據《關于佛山市東平新城建設管理委員會及其相關機構更名的通知》,將佛山市東平新城建設管理委員會更名為佛山市佛山新城建設管理委員會。
如今,驅車由世紀蓮往東,佛山新城的公建配套已經陸續從圖紙變成現實。在新城越發立體的城市畫卷中,一座大盤佇立在東平河畔。項目負責人此前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直言,拿地佛山新城當時,企業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該項目在2007年拿下的地塊,2008年開售時新城尚未成型,但是奠定了這家企業在佛山未來發展的版圖。這家企業,看中的正是一座城城市發展中,核心新城的“后勁”。

佛山新城
除了開發企業,這座新城,有著無數的見證者。
佛山新城的業主林先生經常沿著東平河的濕地公園把手機貼近花花草草,鏡頭里面的坊塔、世紀蓮等建筑愈發國際范。
“地鐵到世紀蓮、東平、新城東人氣還不夠。”同樣把家搬到佛山新城的靳女士說,選擇生活在佛山新城無疑是因為這里聚集了佛山最完備的公共配套,“盡管有很多吐槽,但更希望新城發展得更好。”
經過十八年的建設,在佛山新城,城市“名片”格局初現。
如今,佛山新城核心區已經布局大量高品質的公服設施,包括佛山市新聞中心、佛山市文化館、佛山市博物館、佛山市檔案中心、佛山市圖書館、市科學館與青少宮、藝術村、佛山大劇院、城市展覽館、世紀蓮體育中心、佛山國際體育文化演藝中心等10座文化體育設施。以及濱河景觀帶、佛山公園、市民廣場等3個市政公園以及東平小學、佛山婦兒醫院新城院區等公共服務設施,總建筑面積超過93萬㎡。
生態環境的打造源于三龍灣順德片區擁有良好的生態基底,環境優越。以東平水道、潭洲水道為軸,結合東平河水軸線、百里碧道建設,打造15公里長包含潭洲12景的一河兩岸公共濱水活力帶,通過配套完善的景觀節點,提升堤岸道路與慢行綠道,豐富綠岸動植物多樣性和建造安全河岸,以燈光點亮城市的方式,提升河岸,打造高品質濱水公共空間。
在去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備受期待的三龍灣游船“上線”。這讓佛山新城的夜經濟項目成為了佛山新的“打卡地”。無論是信保廣場的LED網屏,還是世紀蓮體育場泛光亮化系統;無論是東平隧道—五彩梯田還是水杉林變色跑光動畫……三龍灣夜游的開航,這一道水上觀賞線讓佛山新城正式“出圈”。

三龍灣游船
從過去邁入現在,佛山新城加速建成高質量CBD核心區,從“大建設”轉入“微改造”、“精管理”的經營推廣期。
這里,有顏值,更有內涵。
現在
奠定產業格局總部經濟加速聚集對于以制造業立市的佛山來說,佛山新城不僅是大佛山五區的“名片”,更成為了經濟的“引擎”,產業的“載體”。
三龍灣順德片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8月,順德片區在招商渠道拓展及重大項目落地方面,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科技研發、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總部經濟等創新及現代服務產業。累計簽約19個產業項目,總計劃投資金額達217億元,其中今年1月至8月簽約8個產業項目,總計劃投資金額85億元,包括引入飛利浦以及埃斯頓等項目。目前在談項目6個,計劃總投資90億元。除此之外,順德片區對德招商取得新突破,今年以來已落戶德國LUQOM集團亞洲總部、南京埃斯頓-德國克魯斯焊接機器人華南產業基地、德國醫療專用床具及定制家具制造商Stiegelmeyer(施迪格邁爾公司)等一批具有國際元素的項目。
在今年4月由環球時報主辦的首屆環球城市招商引資推介大會暨2020中國城市投資吸引力指數發布會上,三龍灣獲評“2020中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園區”。
依托佛山新城的區域格局,三龍灣順德片區的發展不僅為佛山產業轉型升級蓄能,也為產城人綜合發展,夯實了內核。

三龍灣發展定位的關鍵詞之一,就是總部經濟。
來自三龍灣順德片區建設局的統計信息顯示,佛山新城已有保利中心、陳村瑞興創享大樓、北滘豐明中心等18個商業載體,可招商面積達到60萬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北滘新城、佛山新城。接下來,借助三龍灣總部經濟政策的東風,順德片區聯合三鎮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加緊總部經濟項目在片區集聚發展。
目前,片區已集聚上市企業中奧到家區域總部、德國盧科穆集團亞洲總部、中國移動佛山總部、佛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順聯集團、建行佛山分行、農行佛山分行、安銀行佛山分行、佛山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等龍頭企業,總部經濟的虹吸效應日益凸顯,總部集聚洼地及金融服務高地的氛圍日益濃厚。而隨著新睿廣場、中盈盛達國際金融中心、保利集成金融中心、佛山企業家大廈等投入使用,未來仍可承載更多人才進駐辦公和吸引更多優質總部項目。
未來
打造全市營商環境標桿加速建設灣區大平臺佛山新城不僅是佛山五區的地理中心,更是經濟、文化與各類配套的中樞。
在地鐵廣佛線延伸至佛山新城之后,近年開始佛山將邁入軌道路網的2.0時代。這個路網時代,帶來的不僅是佛山多中心的互聯,更是與灣區城市的互通。
據統計,佛山新城規建有3條軌道線路,分別是佛山1號線(佛山新城東-廣州瀝滘,已開通)可達市委市政府、千燈湖、廣州海珠區并可由此換乘廣州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8號線。佛山3號線(順德客運港-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仙溪校區,2022年具備通車條件)可達南海獅山、北滘、倫教、大良,廣佛環線(佛山西站-廣州南站,2022年具備通車條件)僅需15分鐘3站可達廣州南站。2站可達佛山西站。目前新城已建成軌道站點3個,規劃軌道站點5個。
這種物理的互聯之上,是三龍灣作為灣區大平臺,承擔起佛山開放合作的新格局。
在佛山新城發展的大事記上,有著濃重的一筆。
2019年3月,中德工業服務區管委會、佛山新城管委會重新收歸佛山市直屬管理,并與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管委會合署,同為市政府派出機構。主要負責統籌區域產業招商及空間布局、會展發展、對外合作交流,指導監督各片區落實建設發展主體責任,統籌推進跨區重大項目建設,協調落實跨區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項目的建設。
站在三龍灣的更大平臺上,十八載新城再度開啟了一輪“新藍圖”。

這首先在佛山“一號改革工程”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方面,蓄能多年的佛山新城致力于打造全市營商環境標桿。
接下來,三龍灣將強化責任擔當,不斷強化規劃引領作用,提升招商引資工作水平,謀劃落實更多高質量的項目,為佛山爭當全省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作出更大貢獻。包括進一步優化三龍灣招商引資工作機制。突出三龍灣在參與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與龍頭引領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中的重要戰略作用,通過提升招商引資工作水平,將三龍灣打造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新洼地。同時將持續提升對德對歐合作水平。進一步擴大對德對歐合作渠道,加快出臺對德產業合作提升專項扶持辦法;推出德企華南發展陪伴計劃,為德企落戶及發展提供全流程優質服務;打造海創大族機器人智造城德國中小企業孵化器。
據了解,三龍灣擬于9月前往上海舉辦三龍灣城市品牌推介會,專題推介佛山對德對歐營商環境及產業合作平臺,吸引更多德國歐洲高端產業項目落地。借助國家推動中德(歐)關系邁向更高水平的契機,進一步提高中德工業城市聯盟的市場權威性與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品牌活動為抓手,豐富聯盟成員間的交流合作,推動聯盟實體化運作。
不僅如此,區域還將全力推進自貿區聯動區落地,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國際投資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等領域開展差異化的改革探索,并主動推進與廣東自貿區南沙、前海等片區的對接合作,帶動佛山制造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達到世界制造強國水平,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活樣本。
除了產業與經濟,佛山新城還是這座“新一線”城市更好的樣板間。圍繞灣區三號文的定位,佛山新城還將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高品質嶺南水鄉之城。

在這里,正在重現嶺南水鄉風貌,守護“半城半綠”的生態基底,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孕育新時代嶺南文化,提升現代化城市功能,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小而精,秀而美”的標志性區域。
訪談
一流配套服務與營商環境讓更多企業以此為總部輻射全國甚至全球南都記者獲悉,進入下半年,為最高效率、最大限度發揮工程建設項目的總體效益,更好地服務世界500強進駐中歐中心,帶動整個區域高質量發展,三龍灣順德片區建設局將以做活做旺佛山新城為導向,全力實現“打通最后100米,打造最優城市體”的工作目標。
總部經濟,是佛山新城下一步的發力點,更是領跑佛山未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的領跑者。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馬向明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城市發展模式已經從提供生產空間到賦予發展要素,下一步,佛山城市建設的重點要轉到服務好企業以此為總部,到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去進行經營生產,“也就是說,企業不僅僅在佛山生產經營,而是以佛山為總部輻射出去,邁向全世界進行生產、銷售、運營。”
“這就需要佛山擁有更好的現代服務功能,有好的公共服務、文化功能。從一個生產基地制造業為主轉向一個多樣化、功能齊備的城市格局。”正如馬向明提到,當企業以佛山為總部往外走的時候,就會對人才吸引、對公共服務有更高的需求。
無疑,蓄能多年的佛山新城,擁有著城市服務、公建配套、交通、生態與營商環境多重疊加、賦能的優勢。
在馬向明看來,目前佛山已經開始與發展企業總部的良好態勢,依托于此,下一步佛企還會更多、更好,走得更遠。
采寫:南都記者 路漫漫
攝影:南都記者 鄭俊彬
部分圖片來源:三龍灣順德片區建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