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訓練設備廠家(鎷撳睍璁粌璁懼鍥劇墖)
我們跟蹤的562家制造產業公司中超70%公司披露2021年業績(含快報),2021年制造業公司業績實現快速增長,整體營收基本符合預期,但受原材料漲價、缺芯以及疫情對供應鏈沖擊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整體凈利潤表現與預期有一定差距。更重要的是展望2022年,我們看到部分優質賽道仍延續高景氣,且在業績披露后盈利預期被持續上調。在高成長的新能源領域,我們還是最看好光伏領域(相對風電和其他領域)中的硅料與光伏設備,及鋰電環節優質公司。制造強國戰略將進一步加速產業升級和國產替代,工業自動化及工程機械,智慧電網(智能開關領域)和汽車智能化(智能座艙產業鏈)是先進制造和國產替代短期最值得關注的4大方向,“十四五”內軍工將望迎來“補充式”發展,航空、軍工電子元器件是我們最看好的方向。
▍2021年制造業公司業績實現較快增長。
根據多數已披露2021年業績的(或快報/預告)制造業公司情況看,營收基本符合預期,但受原材料漲價、缺芯以及疫情對供應鏈沖擊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整體凈利潤表現與市場預期有一定差距。562家具備代表性的制造企業中,已有29%披露年報,此外還有22%披露快報,26%披露業績預告。細分行業看,光伏、半導體、工業自動化和電池類增速靠前,營收分別實現61.7%/45.6%/44.9%/38.5%(2019-2021年CAGR為40.3%/ 31.9%/ 34.5%/ 14.1%)的同比增長,光伏板塊中硅料、電池板塊中鋰電設備等2021年業績表現尤為突出,而風電等增速下滑。
▍展望2022年,新能源賽道有望持續高景氣,其中我們最看好光伏產業中的設備和硅料,以及鋰電設備優質公司。
相比與市場一致預期,我們對于電池、光伏、工業自動化等板塊的2022年業績預期較高,對運輸設備、家電等板塊的業績預期稍低。最值得重點關注的成長領域還是新能源,其中我們最看好光伏產業中的設備及硅料等優質公司,和電池擴產相關的鋰電設備供應商。在新能源發電領域,我們更看好光伏板塊,俄烏危機凸顯能源轉型的重要性,我們預計海外需求(特別歐洲訂單)將在今年超市場預期,供應鏈上建議重點關注上游硅料與光伏設備環節優質公司。2022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高景氣,鋰電設備廠商訂單充足,并將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盈利有望提升。
▍制造強國戰略將進一步加速產業升級和國產替代。
兩會期間“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與去年“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的定位相比方向更加明晰。在智能先進制造升級的大趨勢下,我們認為工業自動化及工程機械,智慧電網(智能開關領域)和汽車智能化(智能座艙產業鏈)是先進制造和智能轉型的3大最值得關注的短期方向,國產替代中半導體公司(主要為半導體設備及設計,IGBT等)也具備最高的成長確定性。軍工中的航空、軍工電子元器件等領域依舊亮眼。需要指出的是,2022年上半年國內疫情反復,可能導致部分在上海經營的企業受到影響造成業績波動,主要集中在半導體和汽車。
▍投資策略:
結合制造大組各行業觀點,制造產業中我們最看好光伏串焊機龍頭奧特維,微型逆變器龍頭禾邁股份,受益于智能電網結構化的宏力達,和海上風電超預期增長下的海纜龍頭東方電纜,以及鋰電相關的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先惠技術等;制造升級中的國產替代角度看,最看好工程機械中的三一重工、恒立液壓,軍工中的紫光國微,自動化領域的掃地機器人龍頭科沃斯;“十四五”期間是軍工行業前所未有“補償式”發展的黃金期,建議重點關注軍工電子的振華科技以及航空領域中航重機和新雷能。家電行業我們長期看好地位優勢明顯的白電龍頭海爾智家,基本面確定性強的低估值廚電龍頭老板電器,以及海外業務加速拓展的小家電龍頭JS環球生活等。
▍風險因素:
原材料成長上漲導致盈利不及預期;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及預期;光伏裝機量不及預期;疫情反復及俄烏沖突影響全球供應鏈恢復。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