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訓練頭腦風暴(頭腦風暴游戲)

現代社會,團隊合作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個人單打獨斗幾乎是寸步難行,可以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小組和團隊起到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在小型團體中,合作比競爭更重要。
美國小團隊溝通研究者羅斯維爾教授,通過數十年的研究和教學,逐步揭開小團體溝通的各種訣竅。本書以合作型溝通為核心,引入系統論思想,建立溝通能力模型以幫助讀者迅速融入、適應和影響小團隊。
每個人都是團隊中的一分子,掌握良好的團隊溝通方法,能讓你少走彎路,快速進步。本書就致力于幫助你成為小型團體和團隊中的優秀溝通者。

1939年,艾利克斯.奧斯本(Alex Osbon )發明了頭腦風暴法。頭腦風暴是一個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技巧,它會讓大家在免受批評的環境下暢所欲言, 涌現出豐富多彩,甚至滑稽的創意。如果決策和解決問題過于理智,我們可能會變得保守、按部就班、缺乏想象力。而頭腦風暴則有助于打破團體中枯燥沉默和壓抑的氣氛,激發團體的創造力。
在使用頭腦風暴技巧時,可以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1、鼓勵異想天開的點子。
如果在進行頭腦風暴之前就想著“一定要講究實際” 或“不能花太多錢”,那大家就會無話可說。把現實的考慮留到頭腦風暴之后 再說。有些主意雖然乍看之下很傻,但它們可能會激發出另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來。
保爾頓(Bolton)曾舉過一個頭腦風暴的例子,某個大型機場的管理者需要收集一些建議來移除跑道上的積雪。在頭腦風暴中,有人提議把一個巨大的青蛙放到控制塔上,然后青蛙就會用它巨大的舌頭移走積雪。
這個荒謬的想法啟發了一個很棒的點子——噴射氣流的旋轉炮。雖然荒謬的點子本身可能無法解決問題,但是它們至少會營造出暢所欲言的輕松氛圍,有利于大家迸發出創造力。

2、不要在頭腦風暴中評價別人的創意。
批評會抑制團體成員們積極參與。 團體成員需要自我監督?!澳怯肋h不可能實現”和“它根本就不切實際”這類評語應該被制止。
即便是“好主意”這樣的積極評價也不應該出現,因為接下來如果有人的主意沒有得到肯定,那該成員就會覺得自己得到了負面評價。
3、不要解釋想法或尋求詳細說明。因為這會讓頭腦風暴變慢。你可以在收集了一系列想法之后再逐一尋找說明。
4、不要討論跟任務無關的東西。
如果頭腦風暴里允許聊天,那么大家貢獻的主意會顯著減少。因為聊天經常會偏離到與主題無關的內容上去。只要有人打斷了頭腦風暴開始聊天,協調者就要立刻制止。
5、專注于主題。你需要的所有建議都必須跟主題相關。無關主題的瘋狂想法毫無用處。
6、發散其他成員的想法。
豪爾潘恩舉過一個為袋裝薯片尋找更好包裝方案的食品制造商的例子。公司高層需要判斷哪一種是他們見過的最好的包裝方案。
在頭腦風暴中,有人認為將濕薯片進行包裝是最好的辦法。 因為又干又脆的薯片需要更多空間。而濕薯片更容易包裝,需要的袋子也更少。制造商對這種觀點進行了發散,試著包裝濕薯片,因為當薯片干了之后會變得很脆。但是,最初提供這個主意的人建議把薯片放進罐子里,這種做法失敗了。因為罐子會滋生細菌。一個壞主意可能會帶來一個好點子。
7、將所有提議記錄下來,但不需要記錄誰提出了哪個點子。不要刪掉任何提議,不管它們看起來多傻,只要跟主題相關就值得被記錄。
8、鼓勵所有成員參與頭腦風暴。只有每個成員都盡最大的努力,團體才能最大限度地收集點子。
9、頭腦風暴結束后馬上對大家的提議進行評估。團體需要決定哪個點子最適合實施。

頭腦風暴通常是標準議程中方案建議這個步驟的一部分。在方案的評估和挑選這一步中,團體應該判斷頭腦風暴中收集的點子的質量。團體應該用之前在標準議程中建立起的準則來評估這些提議。
頭腦風暴如果操作得當,可以非常有效。奧斯本實際上建議,恰當的頭腦風暴形式應該首先包括一個人,由一個人先開始頭腦風暴,然后再納入整個團體。應該有專人在頭腦風暴的幾天之前將亟待討論的問題清晰告知成員們,以便于大家提前進行研究和思考解決方法。
然后成員才能作為一個團體來共享自己的觀點,并收集新的觀點。在集會之后,成員還需要幾天時間進一步思考這些觀點。另外,成員不應該彼此陌生,應該屬于一個存在已久(而不是零歷史)的團體。
成員的多樣性同樣會增強團體的創造力,正如諺語所說:“只有團隊的大腦里含有不同的東西,才能誕生天才。”你需要深層多樣性,這樣成員在同一話題上就會擁有互不重疊的知識。
團隊成員還需要經過頭腦風暴技巧培訓,學習相關經驗。研究顯示,頭腦風暴的訓練和經驗能極大地提高收集到的點子的質量。
一個團隊或者企業就某個問題進行多次頭腦風暴,可以集思廣益,逐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可以拓展思維,啟發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