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拓展營地(戶外營地所有活動項目)
目前,國內營地旅游正成為資本追逐的新熱點,也在迎來發展新“風口”。然而在火熱的背后,必須認識到我國營地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硬件與軟件都急需提升,同樣國內的營地正逐漸從單純的住宿屬性到不斷融入文化、娛樂元素,其內容規劃似乎已經摸索出最符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在“營地+”的模式下,營地內容的多樣性不僅拓寬了客源市場,同樣在運營內容與品牌推廣上也取得了收益。“營地+”模式讓市場看到了營地乃至露營文化之外的巨大價值。

01. “營地+景區”正在成為行業標配
目前國內營地與景區的合作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向景區租賃土地,支付租金,屬于重資產模式;另外一種是由景區提供土地,參與營地經營分成,有效降低了營地建設成本,屬于輕資產模式。而景區內的營地發展也從單一項目體驗逐漸轉變成特色核心旅游項目,其主要衍生出兩個階段:

1.0階段主要是依靠當地風景名勝引流,輔之基礎的帳篷元素,并不具備其他增值服務,除平日接收一些散客與小團體外,其余時間帳篷更多是景區內一種可有可無的閑置資源。
而發展到了2.0的轉型階段,除結合原有的景區資源外,更重人工服務和活動體驗,以及其余特色服務保障,將景區內的營地經濟拓展到出屬于自己的品牌文化,但無論哪個階段,依托“景區+營地”,對露營地來說,可分流景區客流,同時達到客戶群體的精準營銷;對景區來說,營地不僅緩解了接待壓力,而且憑借營地內完善的餐飲、住宿、娛樂等設施可以留住游客,讓其由觀光型轉變為休閑度假型,提高客單價,增收盈利。

02 .“營地+體育”成熟跨界
體旅融合作為推進體育與旅游雙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突破點,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而同樣作為成熟的跨界模式,營地+體育在近一兩年內風生水起,以阿拉善英雄會為藍本,越來越多的賽事文化被嵌入到露營地內,并逐漸形成常態化模式。

營地引入體育賽事,利用不同地域環境打造有特色的賽事項目,顯然能在一眾大同小異的風景落腳地中凸顯出來,形成有辨識度的招牌,賽事所帶來的流量和影響力對營地來說不可估量;賽事自帶IP效應,在普遍消費基礎上吸引一批定位消費人群,尤其是汽車類觀賞性賽事,吸引游客前來觀賽,讓游客通過一些專業設備、賽道、氛圍營造賽車體驗,主動成為賽事項目的宣傳源,促進運動體驗項目的發展。賽事及其周邊產品成為主要消費熱點,為營地帶來可觀的盈利增長點。
一些追求差異化的營地主開始進軍小眾體育領域,比如,中國首家航空飛行營地落戶貴州興義萬峰林,為大眾提供了因地制宜的航空體育產品和服務場所。在內容結構上,營地利用所在地區的空域資源,協調規劃航空飛行營地間低空目視飛行航線,以此衍生出了航空體育競賽表演、運動類飛行培訓、休閑娛樂等服務模塊。
“營地+體育”的體旅融合模式成熟發展將成為內容、運營模式、市場消費群體、產業形態等多向并行探索的先驅者。
03 .“營地+教育”開啟自然教育新模式
近年來,在旅游業以及政策的推動下,以“營地”為入口的戶外休閑產業呈現噴薄發展之勢,然而在火熱發展的背后,絕大多數應地主開始陷入運營困局。如今大多數營地建設以休閑娛樂、康體度假、親子娛樂為首要發展方向,在“假日經濟”、“節日經濟”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受人矚目的成績,但是在整體露營地消費市場尚未成熟的大環境下,如何保持健康良好的運營態勢,營地教育成為了開啟營地“非假日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8年教育市場已經成熟化,學生成長的教育需求也愈來愈細分化;這個需求,在教育部等11部門推出《關于推出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之后,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游學市場的也轉變成的素質教育的剛需,而在轉變的過程中,催生了藝術類、拓展類、軍事類等各式的素質戶外拓展活動,而營地作為其中一環有效的戶外拓展載體,占據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未來5-10年營地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級別。

04 .“營地+樂園”創新融合度假游樂綜合體
首先,營地是“野”的,而樂園是“人工”的,“營地+樂園”的創新融合開發模式,實質上是“野趣”和“人工”的有機融合,是將營地的特色住宿體驗與樂園的主題化游玩體驗融合成一體,自然野趣與人工主題營造相得益彰,這種獨特的嘗試,構成了項目復合性的核心吸引力和市場魅力值。

其次,營地更多的是“宿”的功能,不管是房車、還是汽車或者帳篷、木屋……營地的氛圍,以特有的環境、風景應在不一樣的旅居體驗,而樂園是“玩”的功能,在樂園里,游客要的是體驗、是參與、是互動、是歡樂的氛圍……因此,兩者完成了功能上的互補性。玩樂園也不一定只能住“中規中矩”的酒店,而是可以同時體驗“野奢”的營地風情。再者,營地普遍依托或森林、或海濱、或山地、或湖畔等自然風光優美的大環境,而傳統的樂園則基本上很少能與大自然之天然美景緊密聯系,所以,兩者的融合,兼顧了各種客群需求,也可以達到更廣泛的客群覆蓋。

05.“營地+農莊”盤活農業優勢資源
營地作為一個單一的產品,它的經濟效益相對有限,而休閑農業也是近來較火熱的旅游形式,是集休閑、觀光、度假、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的旅游產品,二者結合即能豐富營地的內容,又能提高休閑農業的吸引力、實現增值。

“營地+農莊”基于休閑農業發展現狀,依托已建成的旅游資源,在現有的農莊基礎上增加建設露營基地,采用智能化旅游基礎設施設備,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和智能化管理平臺系統,開展營地建設與運營管理,導入客源、智能化管理,實現效率、效益提升。

在解決當前農莊吸引力不足的問題的同時,帶動休閑農業產業發展提供巨大動能。
“營地+”模式的不斷拓展
據預測,2020年國內營地總數將超過2000家,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壓力下,會對營地的差異化經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建營地應在內容設計上結合體驗經濟,把創新作為導向,不管是對針對大眾還是小眾的喜歡投入,都應在產品業態、體驗玩法、場景設計與運營模式等方面拓展視野,并最終在真正意義上賦予“營地+”更多的可能性。
敬請關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鄉村)專注三農、鄉村振興、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等項目咨詢與策劃、規劃設計、研學培訓!
從開發到運營,選項目,抓政策,打市場,盯運營;這里項目扎堆,這里專家扎堆,這里方案扎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