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從化公司團建(化隆公司團建)
一周前,第三屆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地區規劃及城市設計專業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第6中學從化校區用地規劃條件論證。
市第6中學從化校區落戶溫泉鎮南星村,將新建一所公辦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學,辦學規模為60班,屆時可提供3000個優質學位,助力緩解當地優質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
近期,位于廣州東北部的從化教育動作不斷。接下來,從化還將在太平片區建成一所省級名校,在溫泉片區布局一所民辦國際化雙語學校,在鰲頭片區舉辦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從化學校。
鄉村振興教育先行,建設成為廣東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打造成與鄉村振興示范區相匹配的全省鄉村教育高地——這是從化實施教育振興計劃的目標。
推動中心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外擴,在這場全市城鄉教育資源均衡布局的進程中,我們試圖從城、產、人三個維度觀察從化“十四五”開局起步階段的區域發展大棋局。

名校進駐
優質教育資源 “向北看”
伴隨廣州市第6中學(從化校區)的落戶取得階段性成效,在距離廣州市第6中學(從化校區)幾公里外的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從化實驗學校建設也傳來了好消息——位于江埔的廣大附中從化實驗學校建設如火如荼,預計2022年9月投入使用,屆時可提供2100個優質學位。
據從化區2019年學位數據和《從化中小學建設發展策略研究與布點規劃及中小學建設控制性導則規劃》,從化區近期2025年的學位缺口約8730個,其中溫泉鎮初中學位缺口為2164個,從化區高中學位缺口為2910個。屆時,市6中、廣大附中等落地將成為當地基礎教育的龍頭學校,不僅可緩解從化區優質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還有助推動市中心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向全市均衡配置。

城鄉發展不平衡,教育最為顯性也最受關注,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兩手抓更要兩手硬。除了像6中那樣市直屬學校直接辦學,從化也在大力引進廣外、廣大等優質教育資源合作辦學。
上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從化實驗中學落戶太平鎮,由廣外派出管理團隊對從化區神崗第二中學進行管理,在辦學理念、教育管理、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校園文化等方面對學校全面規劃和打造。2018年9月,廣州大學附屬中學英豪學校由廣州大學附屬中學托管,近兩年學校辦學成績穩步提高,已躋身全區前列。早在2017年9月,從化區引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合作開辦珠光御景山水城配套小學——廣外從化實驗小學,該校在短短的3年時間就在區內獲得良好的聲譽,已經凸顯名校理念和辦學模式的優勢。

引進華師附中、執信中學合作共建,啟動了市第6中學從化校區建設工作,推動設立廣大附中從化實驗學校(在建)及廣外從化實驗小學、中大南方學院附屬小學等一批優質學校,成立8個區屬基礎教育集團,開啟區域集團化辦學新模式……“十三五”期間,通過新建、改建、擴建校(園)增加中、小、幼學位2.18萬個,從化在全市率先實現學前教育“5080”目標,新增1所廣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覆蓋率100%。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不斷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有效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抓手,對于高水平建設幸福美麗生態之城,打造“兩區兩谷”具有重要意義。
在春節后上班首日,從化區委、區政府組織教育專題調研到今年年中,各項教育工作初步結出階段性成果。引進名校一路向向北,從化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布局,為“十四五”開局起步階段打開一個新局面。
產城融合
暢通引資引智引技經濟循環
教育資源的布局往往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翻開地圖:市6中從化校區位于溫泉總部集聚區小海河片區南部,從化中心城區東北側,享有優質生態環境和共享溫泉總部集聚區輻射聯動的雙重優勢,通過優質的公共服務設施加強與周邊片區聯動發展,有助于強化周邊地區優質教育服務功能,完善城市教育服務設施,填補片區優質完全中學的空白,實現與江村片區、九里步片區以居住為主的功能互補。
教育事業振興發展,瞄準的既是完善城市功能內在需求,更是高水平的產城融合的題中之義。

日前,伴隨著大型挖掘機揮舞著機械巨臂,太平大道(S118)建設工程開工。太平大道在從化區太平鎮南面東西貫通,連接京港澳高速、北三環高速、105國道以及規劃在建的高湖路、鐘太快速路等干線公路,是從化連接黃埔,拓展城市空間的重要廊道。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黃埔—從化產業共建合作區劃定明珠片區和太平片區,對接中新知識城產業和用地政策,主動承接知識城等地區產業外溢,加快實現重大平臺合作共建、創新資源成果共享、產業生態協同構建。目前,已供地的明珠片區啟動區正在開展動工建設、招商選資等工作,打造生物醫藥、醫療美容等融合發展的“南方美谷”;太平片區以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流溪·三里”為切入口,與有軌交通、快速路網的無縫對接,建設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綠色創新產業發展集聚區。
從“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制造基地動工,到河東、河西、溫泉嶺南文化公園三個安置區等民生工程啟動,再到國際投資年會簽約17個重點項目,協議總投資超607億元……優勢更加凸顯、資源更加富集、平臺更加完善、環境更加優化,從化站在新的起點上,以更高水平產城融合面向“十四五”打造“兩區兩谷”奮勇向前。

今年二季度,萬寶K平臺冰箱壓縮機從化產線項目、廣州康信中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京東從化智能電商運營中心等多個重點產業項目開工建設。隨著越來越多生產要素、創新產業在從化集聚,越來越多人才落戶從化,人們對教育等公共服務供給有了更美好的期盼,也對公共服務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須有效利用優質教育的公共服務資源,更好地彌補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進一步增強對高層次人才、企業家、社會精英落戶扎根的吸引力。
“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確保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取得實效,讓優質的教育資源與科技、產業、人才等經濟要素良性循環,全方位提升區域發展的競爭力。”從化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校地聯動
讓駐從高校資源留下來、用得好
兩組教育數據值得關注:
廣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從化區常住人口中,每10萬人口中擁有的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數為21705人,相當于5個人里有1個大學生,高于增城、花都、南沙等外圍涉農區。另一方面,在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方面,從化為11.02年,依舊高于增城、花都、南沙。
數據反映出,近年來,從化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加強基礎教育以及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同時也看到數據背后與南方學院、軟件學院等9所駐從高校擴招不無關系。
面向“十四五”,立足教育事業培育人才,讓“人口紅利”盡快轉化為“人才紅利”,吸引和留下這9所高校近10萬師生的龐大資源,對從化區域發展至關重要。

從對優質教育渴求到對優秀人才的呼喚,促使校地雙方打開大門,從獨立發展個體粘合為創新發展的整體。
成立于2002年的廣州軟件學院,是以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為特色的獨立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5000余人。學院常務副院長遲云平此前接受采訪說,在區科工商信局的牽頭組織下,軟件學院、南方學院等高校共同發起組成“從化高校創新人才聯盟”,一定程度上形成“造血”功能,服務地方發展,但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冠中匯創意園位于江埔街,前身為創建于1956年的從化三花酒廠。現在在廢棄廠區的基礎上,園區按照尊重歷史、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改造盤活。園區現有占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為1萬平方米,計劃打造成集工程設計、辦公、培訓、配套服務于一體的精品產業園。
江埔街倡導該創意園聯合江埔街轄區6所高校、從化本土文旅創業團隊共同構建“政企校”三方聯動平臺,建成產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投融資服務平臺、技術創新平臺等,以吸引行業領軍人物、核心項目等入駐,帶動區域經濟整體發展。
從粵創街的資源平臺到創意園的實體場景,從化努力通過教育供給讓“村里來了年輕人”成為常態,讓教育振興、人才振興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走對走實走好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邁入“十四五”開局,從化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背后,一張“兩區兩谷”的新藍圖正在徐徐鋪展。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朱偉良
【作者】 朱偉良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