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拓展培訓機構(煙臺拓展培訓機構)

成都樹德中學數年前就已開設飛盤課程。 受訪者供圖
4月21日,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通知》,公布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體育與健康等16個課程標準,極限飛盤作為新興體育項目被正式列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
作為新興項目,飛盤運動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多家短視頻平臺,與飛盤相關的內容也越來越多。根據某短視頻平臺今年1月發布的《2022十大生活趨勢》顯示,2021年飛盤相關的內容發布量同比增長了6倍。目前,該平臺關于飛盤的內容已經從年初的3萬條增加到了5萬多條。
飛盤運動在年輕群體中逐漸升溫的同時,又被教育部列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這對這個新興的項目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但受制于多種原因,飛盤的推廣還需要走很長的路。
飛盤運動在校園已有布局
雖然飛盤作為新興體育運動被列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但該項目在不少城市的校園已經開展,并有了一定的基礎。
杭州飛盤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培訓部主管鄭淳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他們在2008年前就推出了助力校園飛盤項目發展的計劃,至今已經有200多所學校通過該計劃開設了飛盤運動課程。
因為易上手、娛樂性強、需要團隊合作,飛盤運動在一些學校開展后便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從不少合作學校的反饋來看,飛盤運動在青少年體育運動參與積極性、運動習慣的養成、個人品性的磨煉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幫助,受到了學校的認可。

郭錚錚給學校老師上培訓課。受訪者供圖
已經有10年盤齡的郭錚錚是成都樹德中學體育組組長,從2012年開始在校園推廣飛盤運動。據郭錚錚介紹,當時的飛盤玩家基本都是自學,全成都參與這項運動的人不超過30個。到2015年,學校正式成立了飛盤運動隊,長期參與飛盤運動的學生達到了近300名。據其介紹,自2014年至今,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國內高校飛盤隊和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飛盤隊陸續有了樹德中學畢業生的身影,另外,還有兩人曾入選過飛盤國家集訓隊。
前國家飛盤隊隊員、金華市外國語學校小學部教師楊屹峰透露,他們學校自2020年下半年嘗試飛盤項目,第一年18名學生報名,經過一年的發展,拓展課報名人數超過百人,全校學生都能從校本課程中學習飛盤,由最初的“看飛盤”逐漸轉變成“學飛盤”。除課程外,學校也正陸續開展飛盤周邊活動,如飛盤比賽、飛盤涂鴉、飛盤攝影、教職工的工會活動等,逐步形成了比較好的校園飛盤文化。
飛盤運動發展迎來好機會
飛盤項目被列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既是一次正名的機會,也讓項目推廣和發展迎來契機。對從業者來說,這不僅是學校體育內容的改革,對飛盤這項運動的推廣和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郭錚錚認為,飛盤運動正式進入教育部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為項目進入更多學校提供了政策支持,這標志著飛盤從一項民間新興運動轉變成了國家認可的教育資源。
此外,新課標除了表明教育體系對飛盤運動帶給青少年在身體和精神兩個層面發展幫助的認可,在鄭淳看來,更重要的是,從義務教育階段開始培養,無論是競技水平還是對項目的理解都有積極意義,未來更有機會培養出高水平的飛盤運動員,代表國家去征戰國際賽事。

楊屹峰指導學生練習技術動作。受訪者供圖
令楊屹峰感到欣喜的是,他們可以“名正言順”地在校園進行飛盤項目的推廣,研究每一個技術動作在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突破,把精力花在讓學生掌握每一個飛盤動作上。他表示:“以前飛盤不屬于教學板塊中的項目,在學校推廣時,只能作為特色課程來培養學生的興趣、豐富校園生活。”
從商業角度看,某個運動項目的消費人群是真正熱愛這項運動的長期愛好者。這些人群大部分是從學校開始就接觸該項運動,從而長期保留對其熱愛。鄭淳認為,未來飛盤運動的主要消費人群中,在學校參與過的青少年將占絕大多數。
在楊屹峰看來,盡管飛盤運動越來越多地受到年輕群體的青睞,但相對而言,仍然屬于小眾項目。隨著飛盤進入校園,能讓更多的孩子了解、參與這項運動。從長遠看,隨著受眾面不斷擴大,也將帶動飛盤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熟。
飛盤運動推廣還有很長的路
誕生于20世紀40年代的飛盤運動進入中國已有20多年,但直到去年,這項運動才逐漸受到年輕群體的關注,借助社交媒體逐漸熱起來。
對于飛盤運動在國內發展緩慢,郭錚錚分析認為,缺乏高水平賽事、群眾基礎較差、媒體曝光率低是重要原因。鄭淳則表示,在固有印象中,飛盤被認為是寵物狗的玩具,大眾對其了解并不多。其次,飛盤是非奧運項目,在國內的關注度和曝光度相對較低。據了解,飛盤項目在學校推廣的過程中,除普及度不夠外,師資力量不足、專業教材欠缺也是存在的問題。

某學校開展飛盤活動。受訪者供圖
隨著被列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飛盤運動有望進入更多校園,因而有可能從小眾運動變成大眾項目。
楊屹峰表示,飛盤作為新興項目,在“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重要的是,在校園內先開展起來,搭建起一個讓學生認識這項運動的平臺。
為更好地實現飛盤在學校的推廣,鄭淳建議,除了不斷提升老師、學生、家長對該項目的認知,培養專業的師資隊伍、開發適合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飛盤課程體系外,還要組建班級飛盤隊、校隊等,開展不同級別的賽事,通過比賽和獎勵機制培養興趣。
新京報記者 王繼松
編輯 韓雙明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