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團建外包(30人團建活動搞什么好)
編輯導語:若想拉動營收,推動業務項目高效進展,強有力的團隊建設便十分重要,一支目標明確、合作協同、熟悉業務的隊伍將大大助力企業增長。本篇文章里,作者對如何打造一支IT隊伍、IT隊伍領導者的職責等方面進行了總結,一起來看一下。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現在就職的企業是一家從事生鮮賽道的創業公司,我希望能從IT層面幫助公司早日上市,所以速度非常重要。今天的分享包括三個部分:
什么樣的IT隊伍是好隊伍;我計劃怎樣在三個月內打造這樣一支隊伍;IT領導者主要職責有哪些。一、什么樣的IT隊伍是好隊伍?第一,價值觀正確,人品要正。
第二,目標要明確。
我跟團隊制定目標,不會太關注個人做什么,而是更強調團隊中每個人都要明白,我們的產品是什么?能為用戶創造怎樣的價值?然后以此來確立自己的目標,一周做不到,可以兩周三周,但一定要時刻清晰自己的目標。
第三,業務為導向。懂業務,會算財務賬。
當今時代,IT人員如果不懂業務,不明確投入產出比,一定會出問題,這也是我們對每個IT隊伍提出的要求。
那有人會問,運維人員也需要懂嗎?
我的回答是:是的,你必須知道你在支持的產品是什么,業務是什么。
又有人會說,我只想從事純技術,不想接觸業務;我的回答是:不好意思,如果只專注技術不懂業務,那這部分工作很有可能全轉給外包。
所以一個好的IT團隊,還要有業務思維,這是我對內部成員明確提出的要求。
第四,有格局不扯皮,高效協同,這點特別重要。
后面我細講怎樣打造這樣的隊伍,很多IT團隊大量的時間就是浪費在扯皮這件事上,一定要避免;還有高效協同,人為什么會比動物強大,把地球改造得這么厲害,是因為人類在協同層面遠比動物能做的多很多,一個狼群頂多聚集幾十只,但人類可以通過組織管理協同幾十萬人,所以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第五,做事有節奏。
具備專業,隨時能上陣,可以隨時支持業務目標,就像打仗一樣,整個IT團隊要集體作戰;但還要有同理心,會休息。共產黨講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緊張的時候去打仗,打贏的時候就要好好休息,然后再打仗,我覺得這是一個IT隊伍應有的素質。
二、怎樣在三個月內打造這樣一支隊伍?下面的問題我會按照時間線來講,結合我的親身經歷。
1. 進行組織結構調整我先找的業務團隊了解情況,找大家反饋存在哪些問題、期望?整個過程下來,很快便了解清楚我們的產品價值和現存的痛點問題;接下來才找的IT團隊,去跟成員們逐一溝通,了解每個人的職責和能力、團隊的整體結構等。
第二周就把組織調整成面向產品管理的組織。聽過我分享的人都知道,我說過今天這個時代,所有的研發組織都要從面向職能或面向項目、需求,開發導向性的組織,比如開發團隊、測試團隊等,都需要轉為面向產品管理的組織。
產品要貼著業務進行調整,比如搭建銷售、物流、供應鏈等小分隊,每個組織涵蓋產品、研發、測試人員等,都可以完整實現自轉。當這部分調整好以后,還有一條是關于研發專業技術線,也會設立對應的部門,比如技術管理部,負責組織IT人員不斷提升專業能力。
這套體系搭建好后,主要職責就是幫助業務成功,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貼著業務組織進行設計,其他專業的部分像架構規劃設計、IT人員基本能力、穩定性等,就要依靠研發專業技術線來做管理。
2. 確立文化,明確做事方法這點要著重強調,明確我們想打造一個怎樣的團隊,大方向上都是同路人,公司能留住的員工,要努力做到大家的認知統一,比如契約精神:說到做到,信守承諾。
坦誠透明:實事求是,簡單極致。IT團隊所有人的工作目標、日歷、產出都要透明化。比如第三季度,所有人的目標都要緊貼我的目標去對齊,前提基礎是所有協同透明化。服務意識:主動承擔,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公司內各部門在自己所屬領域都是專業的,所以一旦扯皮,別人說不過你,但主要這事兒跟你有關系,就必須得解決。白板文化:討論問題要在白板上來談,不要空對空。業務性思維:把雙腳扎進泥土里,貼近一線,幫助業務成長。卓越思維:聚焦產品,十倍提升。一定要關注影響產品量級提升的關鍵點。成長性思維:相信自己會成長,相信團隊會成長,相信企業會發展。鼓勵大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給團隊試錯容錯的機會。項目管理:目標清晰,責任到人,承諾到位。管理干部:能上能下,不要玻璃心。團隊都是為了公司上市業務發展去努力的,做的差一點就下,做得好了再上,玻璃心不是成年人該有的,玻璃心的人更不適合待在團隊。團隊績效好=自己團隊暴露問題越多*解決問題越多*解決問題越快。當別人說你哪里不好是在幫助你,所以這個就要從頂層設計鼓勵大家去完善問題,這就是問題驅動;另外就是自上而下進行規劃,參看行業競爭對手,發現自身不足。
生產上遇到紅線問題,要第一時間報錯,哪怕問題再大我們都不處罰,但一定要發現問題及時報錯,爭分奪秒解決。
對團隊、個人進行評獎。
很多員工進到公司,第100天比第1天的狀態都要差很多,當管理者看不到員工的努力、成就,就要想辦法讓這種成就顯性化,對團隊每周進行評估,讓大家分享上周做了什么事情,可以讓業務感知到我們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大家自然就會從別人身上吸取到經驗。
對個人也可以設置“最佳服務滿意獎”、“最佳專業技能獎”等。通過這種公開透明的嘉獎過程,讓大家感知到我們在導向什么、鼓勵什么,同時也能學到別人為什么做的這么好。
3. 明確每個小分隊的產品調整好結構,確立好文化以后,就要明確每個小分隊的產品,找到自己產品的用戶,明確產品核心競爭力,量化考核指標。
因為我們的業務涉及采購、供應鏈、物流、工廠以及大區銷售,所以產品除了給消費者用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條:下終端。就是我們要親自體驗自己的產品。
要求所有的IT人員懂業務,我們希望將來能從IT團隊輸出人才擔任大區總經理,華為就有很多銷售主管是IT出身。另外還需要引入外包公司,非核心業務可以轉外包來做,這樣我們的核心團隊就可以更多掌握業務。
4. 明確大目標和小目標我們每個人的月/周/日目標都是公開的,包括我自己,所有人都能看到,而且所有人的目標都是圍繞著我的目標開展。如果我的目標定錯了,我扛責任,但是我定對了,你必須拆解好你的目標來跟我對齊。
而我自己會和CEO的目標對齊,這是一種最高效組織方式,你會發現有無數人都在為這個目標做出努力,而這個目標是結合業務目標去匹配的。
所以我到新公司一個多月,工作相對來講也沒覺得那么心累,那現在一切都準備就緒了,我們就要準備打一場硬仗,公司內部剛結束的總裁會上,我們也為自己定下了一個清晰的季度目標。在目標實現上,我們引入了四大協同工具,包括:目標協同、溝通協同、日歷協同、文檔協同。
5. 做方案、做方案、方案套方案很多時候為什么職責出現問題,是因為高階方案沒做好,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技術骨干,包括管理干部,沒有承擔起做方案的職責。
要解決任何問題,一定要需要從方案上去做,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案,下面就是執行。在過程當中,要做方案推演、沙盤演練,然后接受那些不完美,開始行動。
三、IT領導者主要職責有哪些?1. 賦予團隊做事的意義如果一個團隊沒有使命感,沒有意義,那生活都是沒有激情的。你做任何事情都要找到做事的意義。
當你找到意義的存在,就會覺得很多困難問題,都非常好玩兒,當遇到一件你從來沒做過的事情會覺得好玩兒,碰到扯皮的事情會覺得好玩,因為這個事情本身有意義,否則的話你整天就是想著把那個事解決了,那就會失去做事的激情。
2. 組織連接,提升協同效應三個和尚沒水喝,講的就是協同太差。
管理者一定要解決協同效率,整天就盯著哪里協同不暢,自己下終端,聽業務部門、聽團隊管理者反饋,從各個層面去解決。對待格局不高,影響協同的表現零容忍,尤其是管理干部,所以作為IT團隊一把手,一定要常抓不懈,所有和協同效率有關的都沒有小事情,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3. 尋找團隊優秀leader,持續拔高人才密度所有管理者都要有危機感,因為公司要奔跑要進步,這是我明確跟現在的leader講的,你們都要去進步,要跟上公司的節奏,持續尋找團隊優秀的力量。
【問答環節】
Q:IT人員的績效考核,如何定量和定性?
A:我原來一直嘗試做各種指標衡量和考核,這么多年下來,我的經驗是首先要業務成功,因為業務不成功,你這個團隊基本上績效就不會好。
比如說面對銷售小分隊,一般我們的小分隊就是8~10個人,如果這8~10個人績效都好,再從這里做細分。
IT行業有各種指標,比如研發質量、研發速度、代碼量、千行代碼、錯誤率,有很多這樣的,這些指標我覺得可以用來做參考,絕對不能用來做績效,而且要告訴大家這個不做績效。
做績效有個好辦法就是定目標,月度季度進行復盤,所有人公開透明進行評定,就像這樣做直播,所有人都能看到。最后管理者要現場打績效,要講出自己的理由,不能保證絕對公平,但相對還是公平的,整個過程大家都能看得到。
Q:面試過程中如何有效分辨人員素質?
A:首先,一定要尊重面試者;其次,給對方施加一定壓力,考核他的抗壓能力,比如提假設性問題:如果你是管理者,當你的員工和公司產生沖突會怎么處理?讓對方去講,實實在在的處理方式,盡可能通過深層次的問題挖掘對方潛力,如果這個人能被我問到特別難受,大概率來講他會被錄取。
面試人員,首先你要考慮好對這個崗位的本質要求是什么,設想面試者拿到offer后會真正去處理這件事情,充分結合面試者的表現和崗位本質訴求的匹配度進行評估。
本文由 @科創人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