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團建(鄂爾多斯集團簡介)
每經記者:吳林靜 每經編輯:楊歡
封面圖片來源:鄂爾多斯發布
時隔多年,鄂爾多斯再次喚起人們的關注。
9月8日,鄂爾多斯舉行新聞發布會,就新出臺的《鄂爾多斯市關于加強新時代人才工作助推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鄂爾多斯人才新政30條”)進行發布。
圖片來源:鄂爾多斯人社局官網
官方稱,將大力引進人才和團隊,對于頂尖人才團隊“一事一議”最高可以給予1億元資助,若拉動了產業發展,還可以再追加。
這座城市曾被外媒稱為“鬼城”。這一次,鄂爾多斯的重點不在于招攬人氣,而是渴求人才。雖然錢不能決定人口以及人才的去向,但可以代表地方的能力所及、政策所向,乃至對未來的期望。
一份高含“金”量的招才政策,喚醒了人們對這座四線城市的回憶,不禁想問:鄂爾多斯現在怎么樣了?
“煤?!迸c“鬼城”圖片來源:鄂爾多斯發布
鄂爾多斯年紀不大,卻是個有故事的城市。
“鬼城”說的是它,“沙漠小城”是它,“煤海”是它,“中國的迪拜”也是它,成吉思汗還給予過“衰落王朝振興之地、白發老翁享樂之邦”的評價,矛盾的名號在祖國第七大沙漠邊上交織,一時讓人摸不清它的真實模樣。
2001年2月,原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撤銷,鄂爾多斯市成立。那時,鄂爾多斯的農牧業基礎薄弱,工業不發達,城鎮化水平不高。但它有著殷實的家底——揚眉吐氣:羊,被譽為“軟黃金”的阿爾巴斯山羊絨;煤,已探明儲量為全國六分之一;土,稀土儲量65億噸;氣,天然氣占全國三分之一。
這其中,煤炭一馬當先,成為造富的發動機。2001年開始,煤炭的價格開始大漲。鄂爾多斯不再依靠種植與畜牧,資源變現的財富噴薄而出,2004年GDP增速達到歷史最高峰,為31%。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財富又涌入房地產行業。2004年鄂爾多斯說自己“城市化水平還不高”的時候,其城鎮化率只有51%。到2012年《統計公報》再次披露時,城鎮化率已經完成到了72%。20個百分點的增量,支撐了8年時間GDP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鬼城”的傳言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以澳大利亞的堪培拉為參照樣本,鄂爾多斯用5年時間建起了新區康巴什的雛形,配套建設了相當壯觀的建筑物,還賦予“國家森林城市”的建設目標。
在沙漠邊上造森林,無異于異想天開。但鄂爾多斯做到了,為了城市綠化,它一擲千金,比如花上億元開鑿運河,建成彼時亞洲最大的景觀噴泉。
2010年外媒記者只看到還在修建中的康巴什,就寫下報道,讓鄂爾多斯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鬼城”的代名詞。
根據七普數據,康巴什的常住人口已經有近12萬人,所謂“鬼城”已經成了當地民眾口中的“花園城市”。
不可否認的是,建市的頭個十年,鄂爾多斯政府收入提高,居民也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奠定了“富?!钡牡咨.敹鯛柖嗨谷司鵊DP趕超香港,也就見怪不怪了。
2011年,中國首支人民幣商業地產私募股權基金高和投資,聯合國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對鄂爾多斯展開了調研,出爐的報告《中國民間資本投資調研報告--鄂爾多斯篇》概括了鄂爾多斯的財富分配鏈條:
由煤礦產生財富,支撐政府改造城市,通過拆遷,分配給更多的人,再通過民間借貸聚集資金,貸給房地產和新的煤礦。
如此循環往復。
煤炭與新能源圖片來源:鄂爾多斯政府官網
循環總有被打破的那一天,尤其當經濟增長建立在逐利的熱錢之上。
隨著煤炭開采規模的擴大,2010年,內蒙古的煤炭產量首次超過煤炭大省山西,陜西榆林的煤炭產量只有鄂爾多斯的一半。同年,鄂爾多斯的“煤炭、電力、冶金、化工等優勢產業實現增加值90%以上”,第二產業對GDP的貢獻達到最高的68.7%。
經濟學上有“資源詛咒”一說,指那些自然資源異常豐富的國家或城市,往往會過分依賴資源開發,而忽略了對人才及其他產業的投入,長此以往,反而會喪失發展的后勁,最終陷入停滯甚至是倒退。
戳破泡沫的時候到了。從2011年開始,全國煤炭的市場需求量陷入停滯甚至萎縮,煤炭市場由以往的供不應求轉向供大于求。
煤價下跌,開始反映到供煤大市鄂爾多斯的經濟表現上。2014年,鄂爾多斯規上工業企業的虧損情況達到了峰值,33.6%的虧損面,87.2億元的虧損額;民間資金開始緊張乃至斷裂,地方財政收入告別了以往30-40%的增勢,GDP也告別了兩位數的增長,增勢不再。
雖然我們看到,2020年,215萬常住人口的鄂爾多斯,GDP還是實現了3533.66億元,排內蒙古第一,人均GDP排全國前列,人均存款也高居全國前十,但這些“成績”,更多是過去的增長慣性使然。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升級為國家戰略,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勢不可擋,以煤而生的鄂爾多斯不會再擁有一煤獨大、因煤而興的未來。
鄂爾多斯正在向新能源轉型。
城叔在其政府官網上看到,鄂爾多斯目前建立了包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裝備制造工業園區、東勝經濟科教(輕紡工業)在內的13個產業園區,在云計算、裝備制造、大新材料、大數據多個領域培育新興產業。
2019年,煤炭落后產能退出30萬噸。煤炭經濟也在向高附加值方向轉型,通過煤炭轉化成天然氣、化肥、乙醇等千億級的工業園區規劃了好幾個,風力發電機艙已經投產。
根據2020年《統計公報》,鄂爾多斯規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工業企業的產值占比為3.6%。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5.5%,占規上工業的0.7%。非煤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0.6%,占規上工業的32%。
同時,綠色能源形勢向好,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容量達到313萬千瓦。其中,風電40萬千瓦,水電76萬千瓦,生物質發電6萬千瓦,太陽能發電192萬千瓦。
人才與“門票”圖片來源:鄂爾多斯政府官網
星星點點的項目和新能源、新產業的增長數據,彰顯著這座資源型城市的努力。跟上“碳中和”的節奏,把握能源結構更替下的機遇,可以是鄂爾多斯“回春”的選項之一。
鄂爾多斯統計局在進行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時指出,鄂爾多斯工業企業受能耗“雙控”和環境制約的影響日益突出,要依托大中型企業,在保持優勢領先的同時,加快核心技術的突破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形成重點領域培育關鍵技術,關鍵技術推動產業鏈提升的優勢格局。
經濟列車更換賽道,則需要與之匹配的人力資源。2019年、2020年鄂爾多斯發布了三批次的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專業人才引進公告,涉及29家用人單位、297個人才需求信息。城叔看到,其中包括數據管理、航空航天、生態環境、新型碳材料、化工研發等領域的人才。
此次發布的“鄂爾多斯人才政策30條”,則提到要“強化產業轉型升級的人才支撐”,大力引進新能源汽車、能源化工裝備、新材料、醫藥健康、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產業和未來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急需緊缺人才。
壕擲1億元的資助額,希望招來“兩院”院士、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特聘教授等科技創新頂尖人才和團隊,帶著重大科技成果到鄂爾多斯進行產業轉化。
最近鄂爾多斯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新聞點,就是加入了“上海城市群”。這一“城市群”與氫燃料有關。
近期,國家首批“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公布,分別是京津冀、上海、廣東?!吧虾3鞘腥骸眲t由上海市牽頭,聯合鄂爾多斯市及江蘇省蘇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興市,山東省淄博市,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6個城市(區域)共同組建“1+6”聯合體。
在這個特殊的城市群中,結合了研發、制造、應用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致力于打造國內產業規模最大、體制環境最優、整體競爭力最強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群。
在“上海城市群”的產業分工中,鄂爾多斯承擔了實現燃料電池整車的商業化運營的重要任務。示范期間,鄂爾多斯將協調并支持在轄區內推廣應用搭載上海企業研制的燃料電池系統及關鍵零部件的汽車,規劃在四年示范期間推廣1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
氫燃料,號稱“終極能源”。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有數據預測,2050年氫能將在中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接近10%,氫氣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產值高達12萬億元。
“雙碳”背景下,拿到新能源“門票”的鄂爾多斯,能否再次復刻煤炭時代的奇跡?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