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團建slogan(幽默的團建口號)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張鐸木
近日,《工人日報》報道稱,一些企業喜歡搞拉練式、強制式、填鴨式的企業團建活動,本應增強團隊凝聚力,卻常在實踐中走樣失范,讓員工難以認同。
作為一項員工福利,團建活動花樣不斷翻新,備受企業追捧。然而,很多員工認為團建雖然花哨,并不能體現深層次的企業關懷。某職場社交平臺發布的《2021互聯網人生存狀況調查》顯示,90后員工中只有2成喜歡團建,而00后職場人中這一人數僅占10%。團建活動剃頭挑子一頭熱,員工不買賬,恐怕不是真的不需要,而是“供需”脫節。給的不需要,要的沒有給,企業和員工雙方都沒落好,花費了精力,反倒弄得一身的不自在,應該引起企業管理者反思。
有的企業舉辦團建活動,習慣安排在周末,起得比上班早,玩的是免費景點,吃盒飯、睡通鋪,花費AA制。這樣的團建,不僅占用員工休息時間,從中得不到什么獲得感,反而讓人有一種“吃虧上當”的感覺。如果員工們“熱情擁抱”,反倒有點怪怪的。還有一些打著團建旗號,實為測試服從性和忠誠度,員工從中感受到的不是愉悅身心、放松精神,而是苦不堪言的折磨感。
企業團建的初衷,是以集體協作形式進行游戲性活動,給充滿剛性約束的職場注入一些活潑元素,以涵養感情、調節心理,釋放壓抑、平衡情緒。正所謂在緊張、嚴肅之外,加入一些團結、活潑的潤滑劑,促使員工與企業、員工與員工之間更為和諧,企業文化更加優化。而整齊劃一、令行禁止、大喊成功學口號之類的團建活動,似乎很難達到表里如一,與調整節奏、循環張弛的功能相去甚遠,難免遭遇尷尬。
團建是否能符合員工的需求,檢驗企業的管理理念和水平。如果缺乏現代管理意識,把握不住團建的分寸,團建活動反而會侵害員工權益,傷害員工身心健康。要讓員工心甘情愿參加團建,首先要強化以員工為中心的觀念。不妨把選擇權交給員工,事先充分征求員工意見,或準備幾套方案供員工選擇。員工有了話語權,感受到被尊重的自豪,自然參與團建活動的熱情就高。員工的價值得到承認,反過來會增強對企業的價值認同。與此同時,在組織團建活動時,企業和管理者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員工的人格、隱私以及不同的個性特點,對員工們不同的民族禁忌、風俗習慣都要給予充分的考量,同時還要顧及遵章守法,決不能侵犯員工的休息權、名譽權、健康權。心中重員工,團建如春風。秉持以員工為中心的理念,舉辦團建活動才能增進同事感情、提升員工協同力,實現塑造、優化企業文化的目的,進而拴住員工的心,為企業行穩致遠夯實人力資源根基。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