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團建公司(北京豐臺站改建開工)
2021年12月8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國家國防科工局信息中心、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主辦,北京市綠色產業發展促進會、北京豐科世紀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中關村認同應用技術跨界創新聯盟、豐科世紀孵化器|中關村豐臺園3D打印數字維創中心聯合承辦的“第六屆中國創新挑戰賽中關村第五屆新興領域專題賽——航空航天3D打印技術交流專場暨技術發布路演”活動,在豐科世紀孵化器中關村豐臺園3D打印數字維創中心成功舉辦。
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重大專項處專題賽負責人;北京豐臺科技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北京豐科世紀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亞凡;北京市綠色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專家史新華;中關村認同應用技術跨界創新聯盟理事長蔣水冰出席本次專場活動并致辭。在線參會人數超過3000人。航空航天科研院所、各應用單位、3D打印上下游的企業、院校、科研帶頭人、行業知名專家,以及產業界代表、投融資機構代表、創新主體等匯聚在線上,共同探討關于航空航天領域3D打印技術的發展趨勢,全力以赴解決該領域的“卡脖子”技術難題。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重大專項處專題賽負責人表示,中關村新興領域專題賽是中國創新挑戰賽的重要賽事之一,旨在通過需求牽引科技創新,同時通過創新技術驅動創新發展,更重要的是搭建軍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為需求方和供給方提供交流對接和成果轉化。本次舉辦的航空航天3D打印技術交流專場就是專題賽的延伸,專場活動中會有技術專家和創新主體進行技術發布或項目路演,希望更多優質的創新主體和人才團隊為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做貢獻,讓我們的科技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達到最佳。
作為承辦方之一的豐科世紀孵化器總經理劉亞凡介紹,豐科世紀孵化器于2017年響應工業4.0的發展戰略,成立了中關村豐臺園3D打印數字維創中心,打造以3D打印增材制造研發與應用為核心的專業孵化器和產業服務平臺;通過連續四年舉辦“增材制造創新應用大賽”,匯聚以航空航天科研院實際需求為主的研發項目、技術成果,以及具有3D打印應用特征的各類前沿項目。2021年,賽事搭載中關村第五屆新興領域專題賽,進一步聚焦3D打印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面向實際需求、技術難題等,征集能夠解決需求的相關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力求促進技術攻關,建立產學研用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本次專場活動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來自航空航天院所的專家帶來關于3D打印在航空航天領域研發與應用的主旨報告,分別為:《增材制造在航天發動機的應用與挑戰》、《增材制造技術在衛星產品中的應用探討》、《功能結構復合零部件增材制造技術與應用》、《增材制造的反問題設計策略和應用研究》。推動3D打印行業發展的最大媒體平臺南極熊3D打印網從媒體的視角,分享了關于《激光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的主旨報告。
在專場活動的第二部分,由來自3D打印技術研發企業的科研帶頭人進行了六個前沿技術項目的發布和路演,分別為《DfAM創新設計助力增材應用》、《高性能粉末冶金鈦合金材料》、《SLM制造的航空航天用金屬材料的組織性能調控研究》、《多材料粉體印刷成型技術及裝備》、《難熔金屬及陶瓷粉末等離子球化粉末生產線》、《3DP快速成型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專家點評和在線交流作為專場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現場氣氛活躍,與會專家以及參會嘉賓紛紛提出建議、意見和感言,共同探討關于航空航天領域3D打印技術的發展趨勢,為行業發展獻計獻策。
本次專場活動對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進行了詳細分析。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制造領域的典型代表技術,3D打印的發展時刻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而金屬3D打印技術被行內專家視為3D打印領域高難度、高標準的發展分支,尤其在航空航天制造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我們更要將3D打印的魅力在航空航天領域發揮的淋漓盡致。相信經過幾代人前赴后繼的努力,3D打印會對傳統的生產方式帶來深遠的影響,引領全球制造業的新一輪浪潮。
來源:中關村豐臺園
編輯:柯 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