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游玩攻略及費用(鼓浪嶼游玩攻略自由行)
今天給各位分享鼓浪嶼游玩攻略及費用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鼓浪嶼游玩攻略自由行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一點團建(www.bgy-competition.com),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廈門鼓浪嶼景點全攻略
從廈門到鼓浪嶼要船票,往返35元,可在廈門輪渡公司官網上購買,可刷二代身份證搭乘輪渡航班,好處:不容易丟失、且不用排隊買票。
鼓浪嶼沒有門票,里面的一些景點需要購買門票,聯票:100.00元(含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風琴博物館、國際刻字館)建議可以只選幾個代表性或者是自己喜歡的景點就好。鼓浪嶼美食有很多,黃勝記豬肉干、鼓浪嶼餡餅、八婆婆燒仙草、葉氏麻糍等都不錯。
廈門鼓浪嶼三日游攻略
游玩攻略
第一天
秀美的山海、田園風光,車上欣賞精美的影碟,途中自行用中餐。到達后入住酒店休息或自由活動,建議自行到酒店附近的【中山路步行街,臺灣小吃街】閑逛哦,不論往昔還是如今,人們一提及廈門,就言必及此,好似紐約的曼哈頓、東京的銀座、香港的中環、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到廈門,中山路和臺灣小吃街是不能不去的,因為它代表了廈門的繁華,特色和時代韻律。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去檳榔路酒吧一條街泡吧狂歡。
鼓浪嶼三天兩晚自由行
第二天
廈門鼓浪嶼島上特色旅館 早上睡到自然醒,用自助早餐后。可自行游玩或者搭乘我們為您安排的豪華大巴游覽:千年古剎【南普陀寺】廈門著名古剎,全國唯一佛教學院。居于鷺島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臨碧澄海港,風景絕佳。五代宋初,即有高僧依山結廬梵修。明季擴建殿堂,規模初具,清初重修,始改今名。同時亦經過南普陀寺一墻之隔的【廈門大學】,感受”上清華讀北大,談情說愛在廈大”的廈門大學獨特浪漫(芙蓉湖頌恩樓白城沙灘等),體驗學生時代的快樂。或者也可以沿環島路騎著情侶座或是三人坐自行車,游玩到廈門的盡頭,環島路依海而筑,路面平曲線隨海岸線延展,綠化帶、沙灘、島礁、海景得到充分展示,二擔、大擔、兔嶼、虎仔嶼、檳榔嶼、對岸臺灣的小金門島等一覽無余,大金門亦隱約可見。觀“三代盼回歸”雕塑,椰風寨,游覽天來泉“賴昌星白樓”,以及造型獨特的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自理午餐后,約13點左右于酒店門口集合由導游帶領前往輪渡碼頭過渡后辦理入住鼓浪嶼家庭特色旅館,后自行輕松游“海上音樂花園”——【鼓浪嶼】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的彈丸小島上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筑物被完好地匯集、保留。小島亦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在鼓浪嶼上安靜地吹著海風享受著寧靜,看著屋頂上慵懶曬太陽的貓咪,平日匆匆腳步的您,不知不覺也放慢了,放松了,迷失了。。。。。。
鼓浪嶼三天兩晚自由行
3
第三天
逛逛小店,品嘗美食,享受你與鼓浪嶼的閑暇時光
鼓浪嶼旅游路線及詳細攻略
導語:鼓浪嶼是廈門的一張名片,但本地人可能一年去不了一次——朋友來了除外。廈門是一個熱門的旅游城市,一年下來至少有若干次“有朋自遠方來”,鼓浪嶼幾乎是必去的指定節目。阿嬤就根據大家的需要提供一些建議。
一、 坐船
坦白說,最近老被鼓浪嶼渡輪換碼頭刷屏,廈門本地人也是霧剎剎,這船怎么坐。如果你是帶朋友上島,那么只能這么坐:
(1)7:00-17:30:從東渡國際郵輪中心坐船至三丘田:
票價:35元/人;
(2)7:00-17:30:從東渡國際郵輪中心坐船至內厝沃碼頭:
票價:50元/人;
(3)17:30-24:00從輪渡碼頭2號廳坐船至三丘田碼頭;
票價:35元/人;
備注:
1.廈門本地可以在輪渡一號廳花8元/人坐船至三丘田,但總不能和朋友分成2條船吧?因此從白天東渡坐船,晚上坐輪渡2號廳選擇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2.停車:東渡國際郵輪中心和輪渡都有地下停車場,費率不詳。
3.目前東渡至三丘田碼頭的每天30班,每班300人。東渡至內厝沃的每天30班,每班200人或者120人。因此白天總票數僅13800張。票非常的緊張,請提前在輪渡公司官網買票,網址:
4.如果在東渡碼頭剛好遇到用餐時間,可以考慮去附近的喜麟閣私房菜(閩菜海鮮)或者天天漁港(港式茶餐廳)等餐廳用餐。
5.東渡至鼓浪嶼的航行時間約30分鐘,輪渡至鼓浪嶼的航行時間約10分鐘。
二、 島上交通
1、 電瓶車:
如果只打算在鼓浪嶼上花2小時逛一逛,最舒適的方式就是電瓶車繞一圈。 電瓶車坑爹的貴,但適合有米的土豪。在路線的幾個固定停靠點,電瓶車可多次上下車。電瓶車費用:50元/人
電瓶車白天實行單向通行,夜間時段(5月1日至9月30日每天19:30至次日7:00,10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每天18:00至次日7:00)可雙向通行。
2、步行:預算有限,或者在鼓浪嶼待的時間較長,可以選擇步行。當然你也沒有其他選擇了,除了電瓶車和步行,再來就是拉貨的板車,你也用不上。時間有限的話,就隨便在鼓浪嶼上面的小巷走一走。
三、景點
1、 如果不買門票,在鼓浪嶼大街小巷逛一逛也是不錯。
2、 鼓浪嶼景點套票:如果要逛景點,最好就買套票。套票包括日光巖(含百鳥園)、菽莊花園、皓月園、國際刻字博物館、風琴博物館。百鳥園有鳥藝表演,小朋友應該會鼓浪嶼。時間有限的話,刻字博物館可以不要去。套票價格:100元/人。套票當日有效,隔日作廢。
3、 鼓浪嶼海底世界:這個也是游客比較常去的點,位置就在鋼琴碼頭附近,門票80元/張。這個是適合帶小朋友的景點。
4、 鼓浪嶼觀全景:日光巖是鼓浪嶼上面登高觀景的`第一選擇,但100元的套票對于上班族來說還是不劃算的。如果不打算買門票,又想登高看景色,筆山公園山頂(走路10分鐘,有臺階)有觀景臺。
四、 值得參觀的14幢鼓浪嶼老別墅
1.八卦樓,是 鼓浪嶼建筑的杰出代表。稱為"小白宮"。
地址:鼓新路43號
建筑位于鼓浪嶼筆架山麓,因其紅色圓頂有八道棱線,頂窗呈四面八方十二向,并置于八邊形的八角平臺,故稱“八卦樓”。建筑建于1907年,四周82根大圓柱為參照公元5世紀古希臘海拉女神廟的大石柱,柱間平托的石梁和線條則取自古希臘雅典廣場神廟,古希臘陶里克和愛奧尼克柱式的柱頭裝飾和走廊壓條下的青石花瓶雕件,則充分表現中西結合的古典美,建筑布局呈十字形,四面均能出入,使八卦樓建筑空間宏偉流暢,自然大方,避免大體量建筑的沉悶感。
2.匯豐公館
地址:鼓新路57號
建筑建于懸崖峭壁,高崖面海,居高臨下,飄然欲仙。建筑平面呈丁字形,分平頂和坡頂西部分,和諧相配。建筑三面設有回廊,廊柱為科林斯柱式,簡潔明快;柱身用弧形紅磚砌成,欄桿壓條下置閩南傳統紅陶瓶件,建筑內設壁爐,臨后崖邊裝有銅欄桿以保安全,建筑通透性強,面海立面設計成多邊135度鈍角,使建筑的觀海視角更為寬廣,盡收海天景色。
3.觀彩樓
地址:筆山路6號
觀彩樓位于筆山路6號,在筆架山頂,建于1931年,還有另一個名字叫書筆樓喔。因在頂樓能觀賞到非常美麗的夕陽彩霞,所以稱為觀彩樓。曾經三易其主,是由荷蘭工程師設計(許春草營造公司承建的哦)的別墅,后賣給丁玉樹,易主為上海固齒齡牙膏廠的老板陳四民,現如今陳氏后人已不居于此,這幢別墅就一直空置下來了.
4. 番婆樓
地址:安海路36號
番婆樓是福建晉江菲律賓華僑許經權建造的,落成于1927年。該樓色彩鮮麗,造型別致,某些洛可可的特點與中國的傳統工藝結合得非常和諧巧妙,這在鼓浪嶼別墅群里是不多見的。它至今仍風姿綽約,風采不減當年,因被電影導演屢屢選中,曾在這里拍攝《廖仲凱》、《春天里的秋天》、《土樓人家》等多部電影。
5.三一堂
地址:安海路67號
三一堂坐落于風景如畫的鼓浪嶼上。19世紀時,鼓浪嶼人口較少,島上一直未建教堂,僅設有供外國人使用的小型禮拜堂,直到二十世紀初,鼓浪嶼才建起了新禮拜堂及福音堂兩所教堂。但隨著廈門新街、竹樹、廈港三堂的信徒陸續到鼓浪嶼定居,如遇上惡劣氣候,三堂的信徒便無法乘船到廈門,而兩所教堂規模小,容納不了這么多的信徒,于是三個堂會的信徒決定在鼓浪嶼建立教會。在教堂未建之前,信徒們的主日崇拜借用當時毓德女中禮拜堂(現廈門音樂學校)。
6.金瓜樓
地址:泉州路99號;
金瓜樓建于1922年,金瓜”澄黃泛金,8條瓜棱十分明顯,8個棱角春草飛卷,神韻古樸,這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以及奧地利薩爾茨堡等城市均可見到。加上金瓜的瓜絡縱橫密綴,交錯繁衍,故又有瓜絡綿延、吉祥富貴之寓。所以,旅菲華僑黃賜敏1924年相中后就立即與賣主成交了買下作為住宅。金瓜樓不僅因“金瓜”是鼓浪嶼一千多幢別墅中唯一的,其門樓也頗有特色,可與藩婆樓、海天堂等別墅的門樓相媲美。門樓為二層,頂為歇山頂,重檐翹角,翹角與“金瓜”的棱角相互呼應,裝飾得如古城門一樣,門內藍天高懸,頗富內涵,不愧為獨具風采的一座門樓。該樓是一座用中國傳統裝飾工藝裝修的別墅洋樓,全部梁柱、檐楣、板角都飾有花卉、禽鳥、植物浮雕,既有鄉土氣息,又有洛可可的韻味。窗是歐式的,均裝百葉。內部的廳堂布局又是中西結合的,既有中式的廂房和公用的廳堂,又有歐式壁爐和寬廊。這種用中國傳統工藝裝飾洋樓的手法,反映了廣大華僑的鄉土情結,這也是金瓜樓的獨特風格。
7.種德宮
種德宮是一座三門二進殿宇,建筑面積約78平方米。宮后及宮右另筑護厝,整座宮宇掩映于古榕樹下,環境幽靜,總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正中大門頂石梁橫刻:“保生大帝”四字。其上懸掛直書“種德宮”木匾。中門兩側剛門框石柱上分別刻著:“點水活生靈,廟祀桑邦弘種德”及“一絲神脈里,綸封大帝尚真人”的聯對。宮門兩旁各安置一雙精雕大石獅。進入宮門為拜殿,殿中安置一供桌,桌之前有一件銅制大香爐,系信眾莊天賞于1992年奉獻。再進為龍虎井,原兩側墻壁雕畫龍虎圖像,故稱天井為龍虎井,以前房屋維修時天井被封頂。現今重建后已恢復天井。后殿正中案上神龕中祀奉保生大帝神像。神像金面黑須,兩目炯炯有神,端坐龕中,凜然正氣,令人肅然起敬。后殿兩側配祀36官將神像,顯得肅穆莊嚴。
8. 四落大厝
地址:中華路23、25號
四落大厝位于中華路23、25號, 建于19世紀初. 大夫第與四落大厝也許是鼓浪嶼現存早期的民居.這建筑群極具閩南特色。屋檐一為燕尾式,一為馬鞍式,墻體立面為紅磚。房內雕梁畫棟,細膩樸實。
9.黃榮遠堂
地址:福建路32號
黃榮遠堂別墅是一幢西洋風格為主的建筑。別墅的設計師借鑒、吸收甚至發揮了西洋建筑的藝術風格,融入了中國的傳統藝術,使別墅更加美觀。
10.天主教堂
地址:鹿礁路34號
鼓浪嶼天主堂位于鹿礁路34號,該址原為西班牙領事館,后西班牙領事館撤消,改為法國領事館。1916年,西班牙多明我會傳教士馬守仁被羅馬教廷任命為廈門教區主教,把田尾路一座作為多明我會會所的樓房與法國領事館交換,把領事館改為主教樓。1917年在主教樓前面建教堂,作為主教座堂,建筑面積287平方米,該樓是一座哥特式單鐘樓教堂。教堂正中祭臺供奉耶穌君王像,兩邊各有一個小祭臺,可容納200人左右。鼓浪嶼天主堂的主保是耶穌君王,也稱耶穌君王堂。
11. 李清泉別墅
李清泉別墅位于旗山路7號,建于1926年,建筑依山面海,采用通高巨柱,柱面剁斧凹槽,柱頭多為愛奧尼式,魁梧挺拔。外墻系密縫清水紅磚,門窗裝百葉,雙層玻璃,每層建筑均有套間,大廳寬敞,廳外設寬廊,可納涼觀景。建筑前有五棵南洋杉,建筑院落環境完整優美。
12. 海天堂構
地址:鼓浪嶼福建路38號(英國領事館后面)
“海天堂構”老別墅是中西方文化結合的典范之作。門樓是典型中國傳統式樣,重檐斗拱、飛檐翹角。前后兩側的樓宇,普遍采用古希臘柱式,窗飾大都為西洋風格,但墻面與轉角又是中國雕飾。中樓原有一家外國人的俱樂部,黃秀烺購得后,將其建成一幢仿古大屋頂宮殿式建筑,由莆田工匠建造。
13.殷宅
地址:雞山路16號
建筑為我國著名鋼琴演奏家殷承宗青少年時代居住的房子。建筑為西歐樣式,依地形設計為部分單層,部分有地下隔潮層,立面參差錯落,屋頂平坡相間,線條簡潔流暢,窗式各異,頗具法國韻味。建筑取材花崗巖,外觀粗獷穩重,又具閩南特色。
14.春草堂
地址:筆山路17號
春草堂建于1933年,臨崖而筑,外觀似西式養樓,實為中國民居。主房設在二樓,兩廂為居室,中間為客廳,四房夾兩廳,客廳外為寬廊,可觀景、納涼、吸陽。
五、 美食
好了,不要和阿嬤說“鼓浪嶼這種鳥地方哪有什么美食”。朋友來了,你不會摳得路上什么吃的都不買吧 ?既然要買也要吃,那么下面的部分對你就有用了。
海鮮:原則上面不是很推薦在鼓浪嶼上面吃海鮮。不過很多情況下又不得已在鼓浪嶼吃。鼓浪嶼上面海鮮只推薦2家,一家是位于泉州路的撈海塢;另一家是延平路(三丘田碼至和鋼琴碼頭中間,全海景)的一席海鮮餐廳。
撈海塢:
地址:鼓浪嶼烏埭路35號(泉州路70號對面,金瓜樓左側)
介紹:主打閩南海鮮,環境一般,場地較小,需要排隊。人均60-100。
一席海鮮餐廳:
地址:鼓浪嶼延平路21號龍澤別墅(三丘田碼頭和鋼琴碼頭中間);
介紹:主打閩南傳統海鮮,獨墅老別墅,無敵海景。人均80-120。
2、 餡餅: 趙小姐之類的自然不會推薦了。鼓浪嶼上面便宜的推薦金蘭餅店。如果口味好的一定要試試鼓浪嶼餡餅廠出品的餡餅。價格不便宜,不過真的很好吃。鼓浪嶼餡餅廠地址:安海路35號(近三一教堂 )
3、 肉松:雖然黃勝記的肉松很一般,但還是只能先推薦他家的。
4、 海鮮干貨:游客過來很少買傳統的海鮮干貨。傳統的海鮮干貨可以到霞溪路購買。游客比較喜歡可以即食的海鮮干貨,可以考慮龍頭路附近的約等漁海鮮干貨鋪。
5、 小吃:葉氏麻糍(龍頭路)、林記魚丸(泉州路)、北仔餅(龍頭路)等可以吃吃,其他的算了。
福建鼓浪嶼旅游攻略 你了解嗎?
1、說到廈門,肯定不少網友第一印象就是:鼓浪嶼。鼓浪嶼這座“小島”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便出現,在歷史的長河中變更的是姓名,而不變的是屬于它獨有的風情和特色。鼓浪嶼與廈門市隔海相望,被譽為“福建威尼斯”,鼓浪嶼開放時間全天,如果想要前往鼓浪嶼的話,那唯一的交通方式就是乘船。
2、要購買前往鼓浪嶼的船票可以采取網上購票和輪渡人工售票兩種方式。提前網上購票的好處便是可以省去在人工售票點等候的時間,但貼心tip是必須提前一天預訂,當天前往的話是無法在網上購買的哦。去往鼓浪嶼的碼頭一共有兩個:東渡廈鼓碼頭和海滄崇嶼碼頭。普通船票的收費分別是35元/人和30元/人,當然如果您是豪華游的話,那價格就會相對高昂一些。
3、乘坐輪船大約15分鐘左右,您就能抵達鼓浪嶼小島,迎面而來帶著微微咸味的海風輕拂著臉頰的那一刻,仿佛整個氛圍都變得曖昧而又浪漫。小島上行走的來自各個城市各個國家慕名而來的游客,獨特的閩南僑鄉文化融合著各式各樣的異國建筑,仿佛置身在一座夢幻的小鎮。
4、鼓浪嶼是明令禁止機動車行駛的小島,所以在這里你可以靜靜的散步,思考或者發呆,忘卻在大都市中的煩惱和喧囂,。不論你是一個獨行的背包客,還是相伴著的甜蜜戀人,或是攜家帶口的親子之家,都可以在這里盡情的感受淳樸和自然的回歸。行走在蜿蜒的石板上,撫摸著時光雕琢的城壁,感受著此刻的靜謐與和諧。
5、如果恰逢天氣晴朗,攀登到鼓浪嶼的最高峰——日光巖,你便可以在這里俯瞰整座小島和遠處部分廈門城市風景,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里的日出和日落美不勝收,無數的情侶戀人更是在這美景下許下相愛的誓言,也是一個拍婚紗照取景圣地哦,別說我沒有提醒過你們喲。
6、鼓浪嶼內可以拍照打卡的地方諸如菽莊花園、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海底世界等,如果要深度游的話,光是鼓浪嶼這一座小島,就夠你待上個三五天,甚至不舍離去。
7、拍照打卡也是非常耗費體力的,想必大家也非常好奇這座小島上的美食。廈門是一座文藝城市,鼓浪嶼更是走三兩步便可以看見咖啡廳和奶茶店。這里不得不提及位于毓園邊的莫奈咖啡館。咖啡館是很典型的歐式建筑,被各種色彩的植被圍繞,仿佛置身一座中世紀的歐洲莊園,悠閑的曬著暖洋洋的日光,點上一杯卡布奇諾配上松軟香甜的蜂蜜松餅,看著路邊來來往往的行人,可以說是再愜意不過了。
8、除了咖啡店,鼓浪嶼上也不乏沿海城市特有的海鮮排擋和特色的異國小吃等,我就曾和閨蜜一起走了一路吃了一路,不過要注意吃剩下的垃圾一定要收好丟到垃圾桶,畢竟這么美麗的景色,誰都不舍得去破壞它。
9、有人說,廈門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而鼓浪嶼這座溫情的小島便是浪漫情懷的第一沖動。如果厭煩了城市的車水馬龍,不如放空自己來這里走一走,也許你能有不一般的靈感,抑或艷遇呢!
鼓浪嶼旅游攻略自由行攻略
鼓浪嶼旅游攻略自由行攻略路線:三丘田碼頭-船屋-八卦樓-楊家園-楊家園-大夫第-殷承宗別墅-褚家園-菽莊花園。
1、三丘田碼頭
建于1840年之前,是鼓浪嶼最早的渡口之一,鼓浪嶼早期住民由此擺渡進出島。后來,碼頭發展成為貨物進出島的重要集散地。1985年之后,新碼頭啟用,舊碼頭逐漸廢棄。
2、船屋
由美國歸正教醫生郁約翰設計,建于1920年,建筑設計因地制宜極富創意,歐式風格,簡潔明快,形如一艘即將遠航的郵輪。
3、八卦樓
鼓浪嶼近代建筑的代表。由臺商林鶴壽籌資、郁約翰主持設計,始建于1907年。然而工程過于龐大,開支日漸不敷,最終工程未盡,林鶴壽傾家蕩產,無奈避走臺灣,后由日本人草草修整。
4、楊家園
在20世紀初鼓浪嶼的建房高潮中,1913年前后,菲律賓華僑楊忠權、楊忠懿兄弟向英國差會購得舊房一棟,拆除后陸續建成由四幢洋樓構成的楊家園別墅群。
5、番婆樓
由旅菲華僑許經權為孝敬母親而建,落成于1924年,造型華麗別致,特別是屋頂山墻上以西洋女王頭像的泥塑為裝飾,故街坊鄰里稱此樓為“番婆樓”。
6、大夫第
始建于清嘉慶元年,是鼓浪嶼現存最早的閩南紅磚民居,主人黃勗齋。黃勗齋生三子,長子黃琨石出仕,官至戶部監印,為四品京官,故宅院懸掛“大夫第”匾額,以示顯赫。
7、殷承宗別墅
1924年,殷承宗父親購得此地,并交由其大兒子殷祖澤設計,既有閩南石鄉特色,又有歐洲文藝復興風韻。1942年,著名鋼琴演奏家殷承宗出生于此。
8、褚家園
1932年,旅菲華僑褚嵩田回歸廈門,并斥資在鼓浪嶼建造這座結合南洋與閩南風格的寓所。1933年落成后,成為鼓浪嶼別具風格的風貌建筑。
9、菽莊花園
甲午戰爭后,清廷割讓臺灣給日本,臺灣富紳林爾嘉舉家內渡,于1913年在仿照臺北板橋別墅,參照江南名園而修建花園,取名“菽莊”,與主人的字“叔臧”諧音。
10、廖家別墅
建于19世紀末,后由廖氏兄弟買下。1919年,中國近代著名文學家林語堂與廖家二小姐廖翠鳳在鼓浪嶼舉行婚禮,婚后曾在此居住,故又稱“林語堂故居”。
關于鼓浪嶼游玩攻略及費用和鼓浪嶼游玩攻略自由行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一點團建(www.bgy-competi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