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地圖旅游地圖(九寨溝地圖高清版大圖)
今天給各位分享九寨溝地圖旅游地圖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九寨溝地圖高清版大圖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一點團建(www.bgy-competition.com),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九寨溝景區內景點介紹
千百年來,九寨溝隱藏在川西北高原九寨溝地圖旅游地圖的崇山峻嶺中,人類的活動顯得微不足道。本區藏民幾乎與世隔絕,過著自給自足的農牧生活。由于山高路遠,九寨溝一向鮮為人知。
1975年,國家農林漁業部的一個工作組對九寨溝進行九寨溝地圖旅游地圖了綜合考察,并得出九寨溝地圖旅游地圖了"九寨溝不僅蘊藏了豐富、珍貴的動植資源,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優美風景區"的結論。同年著名林學家吳中倫教授對九寨溝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考察。他身臨其境,感慨萬千:"九寨溝地圖旅游地圖我曾到過歐美數國,也未見到有這樣奇美的自然景色,必須很好保護起來",他立即告知省林業廳并上書四川省政府。省林業廳立即行文南坪縣林業局:"九寨溝則查洼、日則溝兩百米以外才能砍伐"。這是林業部門保護九寨溝的最早措施。
1977年,四川省珍稀動物資源調查隊,寫出了《四川省珍稀動物資源調查報告》,建議將南坪縣白河自然保護區擴建至九寨溝區域內。
1978年8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提出了在九寨溝建立自然保護區的必要性,引起了四川省委的高度重視。11月30日,有關部門下令停止在九寨溝采伐木材。1978年12月15日,國務院以國發(1978)256號文件批準國家林業總局"關于加強大熊貓保護、馴養工作的報告",批準建立南坪縣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管理所。1978年國務院國發(1978)34號文件規定將九寨溝劃為自然風景保護區,保護區面積為620平方公里。
1979年,進駐九寨溝的兩個林場遷出。同年,根據四川省革命委員會"關于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通知"(川革發[1979]36號)文件精神,成立四川省南坪縣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管理所。
共4張
九寨溝
1982年國發(1982)136號文批準城鄉建設環境等部門審定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請示的通知,把南坪九寨溝定為風景名勝區。
1983年,"四川省南坪縣九寨溝保護區管理所"更名為"四川南坪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同年,省政府以川府發(1983)168號文確定九寨溝自然保護和風景名勝由"四川南坪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統一管理,管理處級別為區科級,由南坪縣直接領導。
1984年,國務院以國發(1984)136號文件將九寨溝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相應建立了南坪縣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九寨溝正式對外開放。
1985年,成立九寨溝旅游公司,對旅游行為進行統一管理。
1987年1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保護部(87)24號文批準了九寨溝總體規劃,風景區范圍為720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為600平方公里。九寨溝的建設從此走上了正軌。
1989年,建立九寨溝鎮,形成管理處、管理局、鎮政府三塊牌子、一套班子統一管理九寨溝。同年4月20日,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加入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
1992年12月14日,九寨溝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16屆會議批準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從而成為具有世界意義和突出價值而需要全世界共同承擔保護責任的自然遺產地。
1993年,形成管理處、管理局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
1994年7月,林業部以林函護字(1994)174號文確認九寨溝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旨在保護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及其自然生態環境。
1995年9月14日,九寨溝加入了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并列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推薦名錄。
1997年10月29日,九寨溝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關于人與環境關系全球性科學計劃的內容之一。
1998年5月2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科院為九寨溝自然保護區頒發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證書。同年11月7日,成立了以州、縣領導為主的九寨溝管理委員會。
2000年3月,根據國家林業局林護發(2000)131號文要求,"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更名為"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同年10月,升格為州政府直屬的正縣級事業單位,實行"以州為主,州縣共管"的管理體制。
2001年2月12日,九寨溝通過"綠色環球'21"初步認證。綠色環球組織亞洲總部設在澳大利亞,吸收在環境保護和生態旅游方面有突出成績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業加入該組織,并作為最佳旅游目的地和最佳旅游企業向全世界的旅游者推薦。2002年6月20日,專家組對九寨溝進行了正式評審。[7]
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震中位于九寨溝核心景區西部5公里處比芒村。
共14張
空中俯瞰震后的九寨溝景區
2018年3月8日起,九寨溝景區部份景觀將恢復開放。開放區域為九寨溝景區溝口至長海段沿途景觀,實行專車專導,團隊游覽方式。[8]
2019年9月27日,經四川省政府批準,因地震和泥石流關閉的九寨溝景區準備試開園。[2]9月26日晚,九寨溝重新開園后的第一批游客抵達景區附近的酒店。據悉,為確保旅游服務保障滿足開園要求,在食宿保障方面,九寨溝縣還制定了涉旅企業、個體準入審核清單,對九寨溝景區核心區域酒店、飯店進行全覆蓋審核準入,預計200余家餐館飯店能夠正常營業,賓館酒店可提供床位超1萬余張[9]。11月28日,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發布《九寨溝景區關于部分區域對外開放(試運行)補充通告》,根據九寨溝景區災后恢復重建推進和試運行情況,景區現對散客旅游開放[3]。
2020年8月18日起,持續強降雨致道路受阻,九寨溝景區臨時閉園。[4]8月22日景區開放[5]。9月26日,據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管理局消息,火花海將于國慶前夕開放[10]。
九寨溝會消失嗎?
星球研究所
贊369
閱讀3.7萬
地理環境
地貌
九寨溝自然保護區地勢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懸殊,區北緣九寨溝口海拔僅2000米,中部峰嶺均在4000米以上,南緣達4500米以上,主溝長30多公里。峰頂和兩側山峰基本終年積雪。九寨溝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地質背景復雜,碳酸鹽分布廣泛,褶皺斷裂發育,新構造運動強烈,地殼抬升幅度大,多種營力交錯復合,造就了多種多樣的地貌,發育了大規模喀斯特作用的鈣華沉積,以植物喀斯特鈣華沉積為主導,形成九寨溝艷麗典雅的群湖,奔瀉湍急的溪流,飛珠濺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連綿起伏的雪峰。[11]
氣候
九寨溝海拔約3000米,屬高原濕潤氣候。九寨溝春天氣溫較低變化較大,平均氣溫多在9-18℃之間,4月天氣前有凍土及殘雪九寨溝地圖旅游地圖;九寨夏天氣溫回升較快且穩定。平均氣溫在19-22℃,夜晚較涼宜備薄毛衣;秋天天高氣爽氣候宜人,氣溫多在7-18℃,晝夜溫差較大,特別是10月后的深秋。10月下旬后有凍土出現;冬季較寒冷、氣溫多在0℃左右。中心地帶的諾日朗,年均溫7.3℃。九寨溝降雨少(年降雨量不足600mm)而集中,7-8月是典型的雨季。
水文
九寨溝自然保護區內有108個高山湖泊,它們大部分成群分布,面積大小不同,小的半畝,大的千畝以上。一條溝有如此之多的高山湖泊,這在全國、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條。九寨溝有許多天池,其中最大的長達7公里,天池的四周覆蓋著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九寨溝大型瀑布有17處,為九寨溝諾日朗瀑布。保護區內最大的湖泊為長海子,它由此向南達7公里。
九寨溝六絕——疊瀑
旅游資源
翠海
水,是九寨溝的精靈,而九寨溝的海子(湖泊)更具特色,湖水終年碧藍澄澈,明麗見底,而且隨著光照變化、季節推移,呈現不同的色調與水韻。秀美的,玲瓏剔透;雄渾的,碧波不傾;平靜的,招人青睞,每當風平浪靜,藍天,白云,遠山,近樹,倒映湖中。水上水下,虛實難辯,夢里夢外,如幻如真。一湖之中鵝黃,黛綠,赤褐,絳紅,翠碧等色彩組成不規則的幾何圖形,相互浸染,斑駁陸離。視角移動,色彩亦變,一步一態,變幻無窮。整個溝內,奇湖錯落,目不暇接。百余個湖泊,個個古樹環繞,奇花簇擁。湖泊都由激流的瀑布連接,各具特色,變幻無窮。[12]
疊瀑
九寨溝是水的世界,也是瀑布王國。所有的瀑布全都從密林里狂奔出來。這里有寬度居全國之冠的諾日朗瀑布,它在高高的翠巖上急瀉傾掛,似巨幅品簾凌空飛落,雄渾壯麗。有的瀑布從山巖上騰越呼嘯,幾經跌宕,形成疊瀑,似一群銀龍竟躍,聲若滾雪,激濺起無數小水珠,化作迷茫的水霧。朝陽照射,常常出現奇麗的彩虹,使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12]
彩林
被譽為九寨溝六絕之一的彩林,覆蓋了景區一半以上的面積,2000余種植物,爭奇斗艷,林中奇花異草,色彩絢麗,沐浴在朦朧迷離的霧靄中的孓遺植物,濃綠陰森,神秘莫測,林地上積滿厚厚的苔蘚,散落著鳥獸的翎毛。充滿著原始氣息的森林風貌,使人產生一種浩渺幽遠的世外天地之感。3萬頃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隨著季節的變化,呈現出種種奇麗風貌。[12]
雪峰
九寨溝山峰挺拔。冬季皚皚雪峰,盡收眼底。艷陽下的冰斗,讓人頭暈目眩。尕爾納山上,極目遠眺,山巒逶迤,深谷幽壑。滿天星斗,一覽無余。云海連天,絮浪翻騰,峰巒鋒鍔,時隱時現。[12]
藏情
九寨溝在歷史上就是民族融合的大走廊,在地理上處于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在文化上處于藏區向漢區、牧區向農區過渡地帶,因此其文化呈現出濃郁的邊緣文化色彩和博大自由的包容性。藏族同胞一方面保持著自身獨特的文化傳統,如神秘的原始宗教,繁復的建筑風格、服飾風格,熱情奔放的節日盛典等;另一方面,他們和周圍羌、回、漢各民族和睦相處,彼此影響和滲透,形成多元的文化格局。勤勞、勇敢、智慧、質樸的藏族人民繁衍生息在這塊富饒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創造了輝煌、璀璨的藏族文化,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增添了奇光異彩。[12]
九寨溝旅游地圖
藍冰
九寨溝國家自然保護區內的藍色冰瀑,憑借陡峭的巖壁掛起巨大的天然冰雕,藍如碧晴,由淺而深,冰清玉潔,奇異多姿。還有巨大的冰柱、冰球、冰掛和冰幔,以璀璨耀眼的冰晶世界一同構建一個幽藍澄澈的水體勝境。[12]
九寨溝在四川哪個城市
九寨溝在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脈南段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漳扎鎮境內,處在岷山南段弓桿嶺的東北側,九寨溝距離成都市有400多千米的距離,是長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頭的支溝。
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產,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人譽為“人間仙境、童話世界”。
九寨溝名字的來歷是因為村子里面有九個寨子,分別是樹正寨、則查洼寨、黑角寨、荷葉寨、盤亞寨、亞拉寨、尖盤寨、熱西寨、郭都寨,寨子里面居住的是藏民,合稱為九寨溝。
擴展資料:
藏族文化博大精深,有精美的服飾,剽悍的腰刀,香醇的青稞酒、酥油茶,潔白的哈達,歡快的踢踏舞等一些傳統文化,還有就是隨處可見的喇嘛塔和轉經輪。
九寨溝的景點有劍懸泉、芳草海,天鵝湖、劍竹海、熊貓海、高瀑布、五花海、珍珠灘瀑布、鏡海、諾日朗瀑布、犀牛海、樹正瀑布、樹正群海、臥龍海、火花海、蘆葦海、留景灘、長海、五彩池、上下季節海等。
一張地圖,讓你了解甘南川西景點分布,自駕路線規劃
重要通知:從2020年6月12起,甘南轄區內的所有景點免門票!
關于甘南自駕游的攻略,我專門寫過一篇攻略,對甘南的景點分布、路線規劃、路況等,做了詳細介紹。
攻略網址鏈接:甘南自駕游,路線規劃、景點介紹,最詳細攻略
作品發布后,不少網友留言和評論,看來不少人都對甘南心動已久,也有不少網友對路線規劃提出諸多疑問,這可以理解,因為甘南的景點確實很分散,路況復雜,為了不漏景點,可能還要走回頭路。大家都知道,自駕游的時候,除非萬不得已,大概沒人愿意走回頭路,最好是形成環線。
那么,該怎樣規劃自駕路線呢?本人專門做了一張地圖,清晰地標出了景點位置、大小公路,以方便大家設計行程。
(本文對各景點的介紹,不再贅述,感興趣的可點上面的鏈接,看我之前寫過的甘南 旅游 攻略)
好了!閑話少敘,直接上圖(圖中的綠點表示景點位置):
1、圖上也標出了川西地區的景點,因為川西與甘南毗鄰,值得一去的景點也有不少,大家出去一趟,自然是想盡量多走幾個景點,不會局限于甘南的。
2、從地圖可以看出,甘南川西的景點,大致都分布在213國道兩側,這是一條中軸線。213國道,即合作-碌曲-朗木寺-若爾蓋縣-松藩這條線,北至蘭州,南通成都。
3、地圖中,在合作、隴南市、岷縣、久治都可以交匯全國高速網,其中久治的高速通向青海。合作的高速,北上通蘭州。岷縣的高速,北上通定西。隴南的高速,向東通漢中,南下通廣元、綿陽。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走高速抵達,再下高速進入甘南,為便于大家理解從哪進入方便,特制圖如下:
1、地圖上標識的景點,基本都是名氣較大,值得一去的大眾景點,能把這些景點大部分走到,已經相當不虛此行了,也不要一味貪全,至于路過的無數小眾景點,本文略。
2、名氣較大的桑科草原,網上評價不高,反倒是美仁草原和若爾蓋草原,網友位比較推崇。
3、特意提醒,不要搞混兩個景點,瑪曲的“天下黃河第一彎”,和唐克的“黃河九曲第一灣”。你要找的正宗大景點,是“黃河九曲第一灣”,而“天下黃河第一彎”,是一個小眾景點,是到瑪曲順路觀賞的。
4、到瑪曲,大多是奔著阿萬倉濕地來的,這個景點評價也較高,河岔縱橫,牛馬成群,風景如畫。
1、從迭部縣城到扎尕那,以前是有名的爛路,據說目前已經修好,全程都是嶄新的柏油路。
2、從瑪曲縣城到朗木寺這條路,叫G345國道,看起來是條大路,但路況并不好,是一條土路,尤其是遇上下雨,往往就是一路泥濘。所以,到了瑪曲,看過了天下黃河第一彎和阿萬倉濕地,一般都需要原路返回,走S204省道到尕海,再上G213國道。
3、到扎尕那,一般都是經迭部進入,游玩之后,有的人為了不想走回頭路,會北上走小路去往卓尼縣。從地圖上看,倒是有路,但這條路路況較差,全程160公里,相對小路來講,距離過長了,出狀況的概率就大。所以,本人不推薦走這條近道,也就是說,扎尕那之后,原路返回迭部,應是最佳和必然的選擇,這段回頭路是必走的!
1、九寨溝-扎尕那,見大圖中的細紅線,詳細路線見下面地圖。
由九寨溝到扎尕那,導航推薦的常規路線是沿G213國道,經若爾蓋,到朗木寺,再經迭部到扎尕那,繞了一個大圈,且游玩扎尕那后,往往需原路返回到朗木寺,再南下去往川西。
而走這條冷門小路,就可以不用繞路,也不用走回頭路,就能把九寨溝和扎尕那這兩個重量級景點串起。具體路線是,從九寨溝出發,先走九若線(九寨溝-若爾蓋),經黑河鎮、大錄鄉到求吉鄉,在求吉鄉離開九若線,北上,在卡壩鄉交匯S313省道,再西行到迭部縣,北上到扎尕那。
這條小路的路況不太好,導航也不推薦,設為步行模式才能看到該路線,但據網友反映,車子還是能過去的,只是路況稍差一些罷了,要小心落石,沿途風景也不錯,最主要是節省了不少路程。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路線會經過俄界會議遺址,俄界會議在黨史軍史上很有名,可以這么說,通過遵義會議,毛澤東進入了最高領導層,而通過俄界會議,毛澤東確立了在領導層的核心地位。
2、阿萬倉濕地-久治
在瑪曲游玩阿萬倉濕地后,也可以不用原路返回,選擇走小路去往久治,然后,經年寶玉則(已停業封閉)、蓮寶葉則、阿壩縣,去往色達,沿途風景挺好。到色達后,再走317國道東行到成都,這條路線的好處是能形成環線,基本不走回頭路。
好了!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甘南川西的景點、路網等有了基本的了解。再對照第一張地圖,大家可以看到,因為甘南川西的景點很多,路網交織,從理論上講,自駕路線的規劃、景點組合的版本,幾乎是無數個,并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所以,游客完全可根據自身情況,根據對景點的喜好,來規劃屬于自己的路線。在這里,只給出作者本人的參考意見:
1、如果想把甘南川西景點走遍的話,盡量從蘭州進入,因為從隴南、岷縣等地進入的話,游玩扎尕那之后,來到朗木寺,這是甘南川西的中心點,那樣,就會面臨一個狀況,是北上去尕海、拉卜楞寺等地呢?還是南下去若爾蓋、九曲黃河第一灣等地?
而從蘭州進入,按著順序走,經拉卜楞寺、尕海,到朗木寺,朗木寺以南的路網較為密集,方便設計小環線,一一走到。
2、若時間緊張,也可以從西安,經漢中,到隴南,經文縣進入,路途較近,節省時間,但景點會有舍棄。具體路線是,先到九寨溝,再走小路到扎尕那,再到朗木寺,然后進行二選一,即北上,或者南下。
最后,希望本文對大家的甘南游有幫助,祝愿大家的甘南游一切順利!
去九寨溝自由行路線
最佳常規線路:早(7:00——8:00)溝口乘觀光巴士 (乘車)
原始森林 (乘車/旺季走棧道) 草海 (乘車/旺季走棧道) 天鵝海 (乘車) 箭竹海 (乘車/最好走棧道) 熊貓海、熊貓海瀑布
(乘車/最好走棧道) 五花海 (乘車/最好走棧道) 珍珠灘、珍珠灘瀑布 (乘車/最好走棧道) 鏡海 (乘車)
諾日朗中心站(午餐時間:12:30九寨溝地圖旅游地圖,在諾日朗游客中心用午餐九寨溝地圖旅游地圖,亦可自帶水和零食作為方便快餐);下午 (乘車) 長海 (走棧道) 五彩池 (乘車)
諾日朗瀑布 (乘車) 犀牛海 (乘車/可走棧道) 老虎海、樹正瀑布、樹正磨房、樹正群海、樹正民俗文化村 (乘車/可走棧道) 臥龍海、火花海
(乘車) 盆景灘 (乘車) 出溝(時間約5:30)。
旺季最佳避開游人高峰線路:早(7:00——8:00)溝口乘觀光巴士
(乘車) 五花海 (乘車) 珍珠灘、珍珠灘瀑布 (乘車/可走棧道) 鏡海 (乘車) 諾日朗中心站 (乘車) 長海 (走棧道) 五彩池
(乘車) 諾日朗中心站(午餐時間:12:30,在諾日朗游客中心用午餐,亦可自帶水和零食作為方便快餐);下午 (乘車) 原始森林 (乘車/旺季走棧道)
草海 (乘車/旺季走棧道) 天鵝海 (乘車) 箭竹海 (乘車/最好走棧道) 熊貓海、熊貓海瀑布 (乘車) 諾日朗瀑布 (乘車) 犀牛海
(乘車) 老虎海、樹正瀑布、樹正磨房、樹正群海、樹正民俗文化村 (乘車/可走棧道) 臥龍海、火花海 (乘車) 盆景灘 (乘車)
出溝(時間約5:30)。
(備注:五花海、鏡海、珍珠灘、諾日朗瀑布、樹正群海是九寨溝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可重點游覽。)
黃龍的游覽線路:黃龍景區的游覽路線很簡單,一種是直上而下爬山游覽,游覽時間為4——6小時,這種要體力好而且抗高山反應的人采用;另一種是乘索道車上去(大約10分鐘時間),然后步行下山游覽,游覽時間為3——4小時。五彩池、爭艷池、金沙鋪地等是黃龍景區的精華部分,可重點游覽。
九寨溝地圖旅游地圖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九寨溝地圖高清版大圖、九寨溝地圖旅游地圖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一點團建(www.bgy-competition.com)進行查找喔。